揭秘歷史上真正的唐伯虎,一生都過得不如意
大傢好,這裡是小編,今天給大傢說說唐伯虎的故事,歡迎關註哦。
著名的大才子唐伯虎,蘇州府吳縣人,本名叫唐寅,也許是由於他是傢中長子的緣故,他的字取為伯虎。在他十二歲的那年,他結識瞭他一生中最好的朋友祝允明,又叫祝枝山。十四歲那年小唐寅又認識瞭另一位後來的著名文人文征明,並且得到瞭其父親南京太仆寺卿文林的欣賞。這三人與徐禎卿並稱吳中四大才子,甚至是“江南四大才子”,在中國的文化史和藝術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有關唐伯虎們的風流韻事已經被各種民間傳說、影視作品描摹的太多太多,在這裡無須贅述。但歷史上真正的唐伯虎,卻是個地地道道的失意者。

早年的唐伯虎也是個不識愁滋味的少年,即使娶妻生子也不以為意。然而在他二十四五歲的時候,父母妻兒全部在一年內離開瞭他。這對年輕的唐伯虎的打擊有多麼大可想而知。他把自己的才氣丟到一邊,成天隻知道和狐朋狗友一起飲酒以派遣心中的苦悶。
好朋友祝枝山看不下去瞭,規勸唐伯虎要好好讀書。於是唐伯虎閉門不出,安心讀聖賢書。而他的聰明才智也是舉世公認的,具體的表現就是他沉心讀書隻一年多就高中解元(鄉試第一,相當於現在的江蘇省高考狀元瞭)。不僅如此,主考官還非常賞識他的文章,回京的時候還把他的文章帶給瞭翰林學士程敏政,程學士也覺得這個年輕人的文筆非常棒,心裡就記住瞭“唐寅”這個名字。
第二年的會試如期到來,而主考官正是程敏政。這對於唐寅來說本來應該是一件好事,沒想到這個人事安排卻讓他永世不得翻身。

在進京趕考的路上,唐寅和他的南直隸同鄉、江陰的徐經一起前往北京,二人也成為瞭朋友。而這個徐經傢裡非常有錢,有錢到直接拿錢賄賂程敏政傢裡的傢僮,把考題偷瞭出來。隻是手段不太高明,這件事敗露瞭。
科場舞弊的罪過有多大不用我多說,總之砍頭掉腦袋也不為過。而由於唐寅和徐經朝夕相伴,言官們就連帶著他也參瞭一本,把他也送進詔獄瞭。最後雖然無法證明唐寅作弊瞭,但本著“寧可錯殺三千不能放過一個”的精神,本來至少可以做個七八品官的唐寅被貶為小吏。
這對自恃清高的唐寅無異奇恥大辱,他拒絕瞭小吏的任命,收拾東西回傢,從此生活變得更加放浪形骸。本以為此生都會縱情於山水和女色中的他在四十五歲那年受到瞭一位闊氣王爺的邀請,而他呆瞭不久就瘋瞭:天天玩瞭命的喝酒,喝完就拿大小便往自己臉上抹,把王爺氣得夠嗆,隻好讓他收拾東西滾蛋。
唐寅不是懷才不遇嗎?為什麼有王爺邀請他去做賓客他要瘋呢?因為邀請他的王爺不僅是個草包,還要謀反,不久以後就被王陽明剿滅在鄱陽湖上,他就是寧王朱宸濠。

逃離寧王幕府的唐伯虎從此對生活徹底地失去瞭信心,科舉這條路已經堵死瞭,而走私人路線進入王府又是這樣一個結局,所有親人又都陰陽兩隔,那麼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是值得他留念的呢?他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建瞭一座小房子,天天就和朋友們在此通宵達旦地豪飲,直到他五十四歲那年與世長辭。
唐伯虎的山水、人物、花鳥都極具特點,其書法也別具一格。他的存世的藝術作品隨便拿出一幅都是無價之寶,而在各大拍賣行一次次的展銷中,在人們對他的作品的一次次驚呼中,有誰還記得這位看起來風流倜儻的天才,內心有多少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