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的第一個皇後胡善祥,她到底犯瞭什麼錯?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胡善祥的故事,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這個皇後就是朱瞻基的第一個皇後,名叫胡善祥,她的父親是錦衣衛百戶,出生濟寧。
成祖為孫兒選後,強扭的瓜不甜

錦衣衛百戶在那邊年代隻算是一個底層幹部,所以她的傢境不算好,而之所以後來會被選中入宮成為皇位,還是因為她的姐姐胡善圍在皇宮內做女官。
永樂十五年,朱棣為最喜愛的孫子挑選太妃。胡善圍便把舉薦自己的妹妹,當朱棣看到面貌嬌好、品行端正的胡善祥後,便做主定下瞭這門婚事。但朱瞻基不喜歡胡善祥,因為他自己心中早有瞭意中人,便是從小和自己一起長大的孫氏。
而在胡善祥入宮之前,張太後的母親彭城夫人想明成祖推薦瞭剛滿十歲的孫氏。孫氏出生在大傢族,從小就是美人胚子,從大傢族出來的孫氏聰明伶俐、知書達理,朱瞻基對她很是喜歡。因此,朱棣便把孫氏很小的時候放在宮內養,將來如果不滿意他人,就讓孫氏做皇後。
然後等到瞭朱瞻基成婚的年紀後,朱棣考慮到孫氏來自張太後的故鄉,這可是一個大傢族的派系,一旦跟朱瞻基成婚,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外戚幹政,影響朝廷。在想清楚後,他放棄瞭孫氏,重新選擇瞭舉止莊重,有沒有大背景的胡善祥。
朱瞻基對孫氏很喜歡,他說出想裡孫氏為皇後的想法,但立刻遭到瞭張太皇太後和大臣們的反對。最後無奈的朱瞻基隻能取瞭胡善祥為皇後,而孫氏被封為貴妃。而按照明朝的規定,皇後是可以得到冊封詔書和皇後金印的,貴妃隻有一個金冊。
為瞭彌補孫氏,朱瞻基不顧祖制竟把金寶給瞭孫氏,他也是明朝皇帝中第一個做這件事,破瞭先例。
母憑子貴,孫氏後來居上

身為一國之母,不僅要母儀天下,還要承擔皇室傳脈的重任。胡後長期無子,僅生下兩位公主,這對於她的後位穩固帶來瞭巨大的威脅。果然,宣德二年,孫貴妃誕下皇長子朱祁鎮,朱瞻基立馬以胡皇後“無子多病”,不宜母儀天下的理由,決定廢後。
皇後無子,在封建社會的皇室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硬傷,因此宣宗朱瞻基利用這個理由決定廢後也算是無可厚非。但是由於皇長子朱祁鎮不是嫡出子,在明朝‘立嫡以長’的祖制下,他隻能通過好言相勸,曉之以理,希望胡善祥能上表主動辭位,以使孫貴妃進位皇後,使皇長子朱祁鎮由庶長子轉換為嫡長子,使其能遵循祖制,順利成為皇太子。
胡皇後心慈仁厚,自嫁給宣宗以來素不得寵愛,所謂強扭的瓜不甜,再怎麼努力堅持也不能挽回宣宗的心,索性成全瞭宣宗和孫氏,於是主動上表請求退出皇後之位,遷居長安宮修道靜心。不久,孫氏被冊立為皇後,兩歲的朱祁鎮也被立為皇太子,讓這一場廢後風波得到瞭“完美的結束”。
胡善祥無大過,卻以這樣的理由被迫讓出皇後之位,這樣不公正的待遇也讓宮內宮外的人為她鳴不平和同情,張太皇太後對這位孫媳婦也是頗過意不去,宮裡每有宴會,必讓胡善祥坐在孫氏的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