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揭秘清朝奇葩試婚制度,試婚宮女是什麼?

揭秘清朝奇葩試婚制度,試婚宮女是什麼?

時間:2020-03-10 14:43:3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清朝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試婚宮女可以為分兩類。

一類為皇子服務。

在中國古代的皇子成婚前,除瞭太監伺候外,還會有若幹宮女“服務”。這類宮女全稱為4個字:試婚宮女。宮女給皇子教授床第之事,通常情況下,都是采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式,皇子們經過試婚宮女的“洗禮”,在真正大婚時面對洞房花燭夜就不會慌慌亂亂瞭。

有事例為證。眾所周知,晉武帝司馬炎有一個傻兒子司馬衷,患有先天癡呆癥,對男女之事一無所知。

司馬衷結婚前,司馬炎專門派瞭一個宮女去教授傻兒子司馬衷男女之事,結果一夜春風後,宮女居然懷孕瞭,十個月後生瞭一個大胖小子!

這個被派去指導皇子的宮女,就是試婚宮女,起到考察、試驗、指導和訓練作用。

試婚宮女的地位分割線出現在皇子成親後。在成親前,她們相當於半個主子,雖然很難有“名分”,但卻有可能成為妾室。在成親後,通常這些試婚宮女都會在宮中孤獨終老。

另一類為公主服務。

到瞭清朝的時候,皇室為瞭公主的“幸福”著想,創新性的開創瞭“試婚制度”。在公主下嫁前,皇後或太後先派一名“可靠”的宮女,去未來駙馬的傢裡,在駙馬傢裡住一晚後,第二天回宮將駙馬的“表現”報給給皇後或是太後,包括有沒有不良的生活習慣,有沒有生理缺陷等等。這類宮女有稱號叫:試婚格格。

當然,此“格格”非彼“格格”,她們往往出生平民,雖然稱呼一樣,但身份與真格格相差瞭十萬八千裡。當試婚格格畢竟是皇帝或太後指派的,因此在試婚上擁有“生殺大權”。

試婚格格如果匯報2個字:挺好。皇帝或皇太後才會讓公主下嫁。而一旦試婚格格匯報這3個字:有問題。這樁婚事多變就告催瞭。

當然,準駙馬因為知道這是“龍魚躍”的最後一關,當然會使出渾身解數,讓試婚格格滿意。

而關於試婚宮女的誕生,主要源自於明朝。史書記載瞭明萬歷年間的一個真實故事。

公元1582年3月,萬歷皇帝的胞妹永寧公主大婚,然而婚後僅兩個月,附馬梁邦瑞就撒手人寰。永寧公主在守寡12年後孤獨淒涼而死。據悉,永寧公主至死竟然還是處女之身。那麼,堂堂一位風華絕代的公主,為什麼婚姻卻如此悲涼呢?原因就是當時沒有宮女去為公主試婚,於是被蠅營狗茍的太監馮保搗瞭鬼。

原來,萬歷皇帝最信任的人就是太監馮保,他仗著皇帝的寵信恣意妄為,胡作非為,幹盡瞭傷天害理之事。梁邦瑞雖出大富大貴人傢,但身體卻有殘疾——身患癆病。而且他的癆病已經到瞭病入膏肓的地步。而梁邦瑞的傢人為瞭仕途的需要,花重金賄賂瞭馮保,結果馮保收人錢財替人辦事,在他的“撮合”下,貌花如花的永寧公主就這樣“屈嫁”嫁給瞭一個病鬼。據說結婚當日,梁邦瑞就上演血染婚衣,昏厥出醒的鬧劇。就這樣,上錯花轎嫁錯郎的永寧公主的一生就毀掉瞭。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繼承瞭明朝衣缽的清朝於是為格格提前“摸底”的試婚宮女制度應運而生。

而試婚格格的結局肯定也好不到哪裡。她們一直當做別人的嫁衣。多數情況下,她們會做為格格的“嫁妝”陪嫁到男方傢,成為侍奉主人的一名小妾。 而試婚格格的命運如何,直接掌握在公主的手上。

還有的宮女試婚以後,自己什麼也得不到,還是一個宮女,甚至要繼續承擔試婚任務,卻始終得不到屬於自己的一份愛情和婚姻,這種命運無疑是最淒慘的。

總之,古代試婚制度是一種奇葩愚昧的行為,現在早已一去不復返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