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太後:25歲喪夫守寡,一生輔佐瞭三代帝王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馮太後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馮太後本是北燕皇室後裔,但北魏在拓跋燾在位期間,滅瞭北燕,統一瞭中國北方。而馮太後出生時,已經沒有瞭皇族的頭銜,隻是長安城的一戶普通人傢。
但機緣之下進入宮中,得姑姑的照顧,逐漸在後宮站穩腳跟。13歲的文成帝拓跋濬登基之後,馮太後便被選為貴人,當時她隻比拓跋濬小一歲。

馮太後聰慧伶俐,又善於學習,逐漸成長為後宮之主,母儀天下。但好景不長,10年後他的夫君拓跋濬就撒手人寰,隻留下年僅25的馮太後守寡一生,而後也沒有留下任何子嗣。
當時隻有12歲的拓跋弘便繼位登基,獻文帝拓跋弘2歲便被立為皇太子,因此生母被賜死,所以撫養皇太子的大任就由當時的皇後馮太後來承擔,並悉心照料十多年,一直視如己出。
但年紀尚小的獻文帝登基,便遭到權臣乙渾的欺負,看他們孤兒寡母的,甚至要挾獻文帝給他丞相的封號。
馮太後當時也才25歲,自然無力抗衡權傾朝野的乙渾,就先遂瞭他的願,封他為丞相,但馮太後早年間跟隨文成帝拓跋濬見過一些世面,而且久居深宮,早已把權謀之術瞭然於心,聰慧如她,暗地裡聯系拓跋丕、源賀和牛益等人設計除掉瞭乙渾。
唯恐再有臣子欺負小皇帝,馮太後幹脆親自上手,獨攬朝政大權。一年半的時間裡,幫助獻文帝拓跋弘逐漸穩定瞭北魏的江山。
終於等到14歲的拓跋弘當瞭父親,馮太後才放心的讓獻文帝親政,而自己專心培養第三代拓跋宏,也就是後來的孝文帝。
但是年少輕狂的獻文帝當時隻有14歲,雖為一國之君,但正值叛逆期,又喜好道傢和佛學之類的事情,把朝政放在一邊不管不顧,由此母子二人便產生瞭隔閡。

終於在4年後,馮太後實在看不下去瞭,諾大的國傢可不能任由你拓跋弘給荒廢瞭,於是強行把18歲的獻文帝趕下臺,讓他安安穩穩的當一個太上皇。然後把年僅5歲的孫兒拓跋宏扶上帝位為孝文帝,而此時36歲的馮太後便成瞭太皇太後,得以重新執掌朝政。
這一次,馮太後主持頒佈瞭影響後世的俸祿制度和均田制,為北魏漢化改革邁進瞭一大步。但這幾年中,太上皇拓跋弘還不安穩,甚至到北郊閱兵去瞭,得到消息的馮太後擔心拓跋弘重掌政權,便把他秘密賜死瞭。當然史書上隻記載瞭拓跋弘是暴斃而亡的。
而在馮太後執掌朝政,處理國傢大事的同時,也把孝文帝拓跋宏隨時帶在身邊,讓拓跋宏從小飽讀漢書,接受漢人的儒傢文化。
這幾年深深影響瞭孝文帝,以至於後來孝文帝親政兩年後,便強制遷都洛陽,並且不惜殺死太子也要進行激烈的漢化改革。而此舉也將北魏王朝拖進瞭萬劫不復的深淵。
千古一後終於在49歲這年病逝,從12歲嫁給拓跋濬,到母儀天下,再到輔佐後兩代帝王,這37年中,馮太後臨朝輔政,培養後世之君。也為後來的武則天和孝莊太後做瞭最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