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古代打尖到底是什麼意思 店小二為什麼會問客人是打尖還是住店
時間:2020-03-10 16:02:5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打尖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在武校小說中,總是看到夕陽如血,秋葉飄零中,絕世劍客或是多情浪子,一人落寞的走在街頭的場景,一般在這樣的情況裡,畫外音中一定還會出現,客棧店小二一句幹脆利落的,客官留步,請問您是打尖還是住店,所謂打尖就是指打發舌尖,的意思。

因為人的舌頭是最敏感的地方,而打尖一詞,往往用在行人趕路上面,因為要急著趕路,所以隻能稍微吃一頓,打發一下舌尖,打尖原來是指打火,因為古人們把吃午飯叫做中火,不過在當時的少數民族,比如羌族都是一日兩餐,早上一頓之後,中午就不回傢吃飯瞭,而是帶上面膜湊合吃一頓,稱為打尖,後來就流行開來,古代吃飯都需要生火做飯。

從這個原理上,我們就可以理解打火的意思瞭,人類從磚木取火之後,就用鋼輪與火石摩擦最終產生火花引燃,才有瞭火苗做飯,所以打火跟吃飯是這樣聯系上的,其實在明朝之前,或許是沒有打尖這個說法的,那是都叫打火,不過到瞭明清時代。

打火這個說法似乎不見瞭,改成打尖瞭,還有就是關於打尖這個說法,還有一種來源可能是江湖黑話,古代的江湖中人有幫派,他們與正常人不一樣自有一套江湖黑話,也叫做切口,隱語,江湖中人說出來,我們是聽不懂的。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