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選擇太平公主繼承皇位,武則天有沒有想過呢?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武則天的故事,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武則天在選繼承人的問題上,一直左右為難。之所以左右為難,是因為選誰為接班人,都有對她不利的地方,都不是她的最佳選擇。
如果選自己的兒子為接班人,那就意味著,將來自己百年之後,江山又會回到李傢。自己所開創的武周王朝,也就一世而亡。任何皇帝都想讓自己的江山能夠綿延下去,千秋萬代。秦始皇更加直接,把自己看成是始皇帝,往後一世、二世,乃至萬世。所以,如果武則天建立的武周王朝,就那麼一世而亡瞭,她肯定是很不甘心的。
如果選自己的娘傢侄兒為接班人,這些人肯定會繼承武周王朝的江山,不會改為其它姓。但是,就算是娘傢侄兒,也不是自己的親骨肉。明明有親骨肉,卻讓不是自己親骨肉的人來繼承江山,心裡總不是很不舒服。而且正如狄仁傑說的那樣,將來你娘傢的侄兒,在太廟祭祀的時候,都隻可能祭祀自己的父母,哪有祭祀自己姑姑的?
而且選兒子和娘傢侄兒還各有一個讓她擔心的地方。選兒子當皇帝,兒子會不會提前奪位(實際上後來她真的就輸在兒子提前奪位的問題上)?選娘傢侄兒當皇帝,娘傢侄兒根基不深,李傢宗室虎視眈眈,娘傢侄兒能不能坐穩江山?
不過,如果武則天選另一個人當繼承人的話,她一定不會左右為難。這個人,就是太平公主。

為什麼說選太平公主繼承皇位,武則天不會左右為難呢?
其一,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親骨肉。這樣一來,如果她傳位給太平公主,就不存在皇權旁落的問題,還在自己的血脈之下延續。
其二,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是武姓人,將來太平公主當瞭皇帝,那麼武攸暨就是“皇後”。這樣,江山就既在她的後代中傳遞,也在她娘傢的後代中傳遞瞭。
其三,傳位給太平公主,百年後一定能夠得到祭祀。太平公主祭祀她,自然不用說瞭。就算太平公主死瞭,以太平公主的兒子(或女兒)繼位,那麼,這個兒子(或女兒),既有李傢的血脈,又有武傢的血脈。就算今後權力再有交替,她都能夠得到祭祀瞭。
其四,太平公主有政治能力。太平公主的性格非常像武則天,武則天也對她很欣賞,從小就對她進行培養,提高瞭她的處理政務的能力。如果讓她當接班人,她雖然不一定有武則天那麼強大,但是處理政務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其五,太平公主是個女子。自古都沒有女子當皇帝的,武則天開創瞭女子當皇帝的先河。如果武則天之後,就再也沒有女子當皇帝瞭。那麼這種傳統也無法延續下去。讓太平公主當繼承人接班,歷史上就有第二個女人當皇帝瞭。武則天開創的規矩,就可以延續下去瞭。
從以上五點可以看出,武則天選太平公主為接班人,確實是最好的選擇。她所擔心的那些問題,以後都不會存在瞭。

那麼,既然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一個最好選擇,為什麼武則天沒有選她呢?
其實,也不能說武則天不考慮太平公主,她是考慮過的。但是她經過考慮以後,最終否定瞭這個打算。那麼,武則天否定的原因是什麼呢?
我認為,武則天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考慮。
一、太平公主骨子裡是支持李傢的。
太平公主支持李傢的思想,武則天在位的時候,她有沒有表現,並不是很清楚。但是,從後來她參與誅殺韋後、上官婉兒等活動,以及對武傢的參與打擊來看,可以確定,太平公主是認定自己是李傢的人,並不是武傢的人。如果將來讓她當瞭皇帝,她說不定會把武傢江山,改為李傢江山。這樣的話,武則天的願望就沒辦法實現瞭。
二、太平公主會造成武李兩傢的互相殘殺。
太平公主的第一段和薛紹的婚姻,是很幸福的。他們在婚姻期間,也沒有鬧過任何矛盾。但是,武則天為瞭與武傢聯姻,強行殺掉瞭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紹。同時,又強行讓武攸暨離婚,重新娶太平公主。可以說,太平公主和武攸暨,都是互相不滿意的。當太平公主再婚以後,她的婚姻生活變得放蕩起來。之所以會這樣,肯定就是夫妻生活不如意的原因。
所以,太平公主如果上位後,她一定會進行報復。那樣,武李兩傢互相殘殺的悲劇,就有可能發生。
三、太平公主存在李顯和李旦這兩個威脅。
太平公主有行政能力,但是和武則天比起來,可就差遠瞭。如果她當皇帝,她各方面優勢都不在,而且還有李顯、李旦存在。這兩個人,絕對不會善罷甘休。就算他們想善罷甘休,也有不少大臣會擁戴他們鬧事。除非武則天把這兩個兒子殺掉。但是,武則天已經為瞭皇位,殺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瞭,她怎麼還下得瞭手幹這事呢?
所以思來想去,武則天最終放棄瞭太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