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1 11:00:19
1. 清早一杯檸檬茶 遠離皮膚癌
美國羅格斯大學的科研人員發現,如果在泡茶時加上柑橘類水果的果皮,飲用者患上皮膚鱗狀細胞皮膚癌的機會將減少約70%左右。檸檬中所含的檸檬酸具有防止和消除皮膚色素沉著的作用。不過需要註意的是,一定要用熱茶,冷凍後的茶防皮膚癌的功效將大大下降。
2. 上午10點曬曬太陽 防卵巢癌
美國聖迭戈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生活在較低緯度的女性和高緯度者相比,卵巢癌發病的危險較低,因為前者接受日光照射的時間長,攝入維生素D的含量高,比後者更利於防癌。
曬太陽既能防癌也可致癌,關鍵要看曬的時間對不對。上午10點到11點曬太陽最好。因為這一時段陽光中的紫外線偏低,能使人感到溫暖柔和,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又避免傷害皮膚。每次曬15~20分鐘即可。
3. 午飯加點大蒜 遠離肺癌
中國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員選取瞭兩組受試者,就飲食習慣進行瞭對比。一組為1424名肺癌患者,另一組為4500名身體健康的成年人。結果發現,經常吃大蒜的人患上肺癌的可能性降低44%。即使研究人員考慮瞭是否吸煙後,生吃大蒜仍能讓肺癌風險降低約30%。
大蒜中的大蒜素能抑制人體內的炎癥反應,並作為一種抗氧化劑,減少自由基對人體細胞的損傷。當大蒜瓣被粉碎或切碎時,大蒜素就會釋放出來,生吃時保留得更多。小九表示,下次再看到同屋的西安姑娘生磕大蒜時一定請她送我幾顆,謝謝!
4. 飯後做做傢務 降低乳癌風險
牛津大學英國癌癥研究所流行病學傢蒂姆·奇伊教授及其同事研究發現,每天花6個小時幹傢務活、快走或種花種菜,可以使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險降低13%;每天活動2.5小時可使乳腺癌危險降低8%。但值得提醒的是,美國環保署在之前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古早 幹洗過程中用到一種名為全氯乙烯的溶劑,可能引發肝癌、腎癌和白血病,因此做傢務時建議少幹洗,而使用溫和的洗衣液手洗衣物。
5. 下午4點散散步 降低胰腺癌風險
美國《讀者文摘》雜志曾告訴大傢,每天飯後散步30分鐘,或者每周散步四小時,能使患胰腺癌的風險減少一半。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針對7萬人的長期研究也發現,每天隻要走路一小時,就可以降低一半患大腸癌的幾率。
散步的時間選擇也非常重要。據伯明翰大學的研究表明,早晨並非鍛煉的最佳時間,此時人的體能並沒有達到峰值。對於普通人而言,16點左右運動體能可發揮到最佳。
6. 晚飯早點吃 防胃癌
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發現,經常吃夜宵或晚飯吃得太晚,都會增加胃的負擔,長期下去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他們調查瞭30—40歲胃癌患者患病前的生活飲食習慣,發現他們大都有吃夜宵的習慣,其中晚餐時間無規律者占38.4%。
因為胃黏膜上皮細胞的壽命很短,約2—3天就要再生一次。而這一再生過程,一般是在夜間胃腸道休息時進行的。如果經常在夜間進餐,胃黏膜就不能得到及時修復。如果常吃一些油炸、燒烤、臘制食品,裡面的致癌物質對胃的傷害會更大。
7. 沒關系 少玩行動電話 防腦癌
法國一項研究發現,一個月內用行動電話撥打或接聽電話的時間累計超過15小時的人,患腦癌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3倍。銷售人員和商人的風險最大,因為這類人經常要出差、參加各種會議,途中也要不間斷地與客戶或老板進行電話溝通。
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早已將電磁波列為“可能致癌物”,其中包括行動電話發出的輻射。因此,沒關系 最好少玩行動電話,空閑時看看書,聽聽音樂,和傢人出去散散步,都是不哩水的消遣。
8. 23點前上床睡覺 遠離前列腺癌
凌晨還在電腦前精神奕奕的熬夜黨們顫抖吧!英國科學癌癥研究中心調查瞭世界各地1000餘名30—50歲的癌癥患者,發現99.3%的人常年熬夜,凌晨之後才會休息。因為熬夜一方面會造成生物鐘紊亂,另一方面,夜間燈光會破壞人體褪黑素形成,而這是保護人體免疫功能的重要一環,缺少它容易讓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找上門來。
成年人每天要保證6~8小時的高質量睡眠,雖然習大大要求習年輕人“12點去睡大覺”,不過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睡眠的最佳時間是21~22點。若23點以後還未入睡,那麼過瞭24點就很難入睡瞭。對於上瞭年紀的人及失眠癥患者來說,情況更是如此。(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