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引起的頭痛怎麼治療?

2017-02-14 11:01:24

  頸椎病引起的頭痛

  (l)牽引療法:國內一般多采用坐位、大重量、短時間或持續性的航領帶方法,也可以在傢庭中開展自我牽引。牽引的作用主要是糾正錐體的傾斜,使椎體間關節恢復正常,同時使椎間隙逐漸牽開,以減少對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同時使頸部痙攣的肌肉逐漸放松,緩解疼痛癥狀。另外,早期牽引能使椎動脈迂曲、痙攣現象得到改善,從而有利於大腦供血和腦脊液、脊髓血液循環的改善。

  (2)物理治療:頸部的直流電藥離子導入、閃動電流療法、感應電療法、超刺激療法以及中藥電熨療法等,能改善頸部的血液循環,具有止痛、消炎、消除神經根水腫及緩解粘連等功效,減輕枕部肌肉和神經的刺激,緩解頭痛。

  (3)局部封閉療法:對於後枕部肌肉痙攣所產生的劇烈頭痛,可以采用局部封閉療法。在椎體前外側、椎間盤內和星狀神經節或局部壓痛最明顯處,進行局部封閉治療。

  (4)手術治療:手術的目的是減輕壓迫、消除刺激、增強穩定、制動以防止進行性損害等。特別對於神經根或脊髓壓迫癥狀逐漸加重或反復發作;椎動脈型中椎動脈在橫突孔部受骨刺或炎癥、水腫的刺激或壓迫,有明顯供血障礙而產生頭痛、眩暈等癥狀者,手術之後療效較好。

  (5)中醫治療:對於頭痛由於頸椎病所致,中醫認為主要是由於外傷、風寒濕邪侵襲、氣血不和、絡脈不通所致。基於上述觀點,在治療上形成瞭外治手法、中藥外塗、中藥內服以及針灸療法相結合的一整套措施。中藥多采用散風祛濕、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方法,常用方是獨活寄生湯合蠲痹湯加減。常用的藥物有桃仁、紅花、川芎、桑枝、牛膝、雞血藤、骨碎補、熟地、羌獨活、當歸等。可根據頸椎病的不同類型進行加減。外用藥物也常能緩解癥狀,一般以擦劑如正骨水、外用止痛搽劑、麝香風濕油、息傷樂等較為方便。熏洗藥物有熱敷靈、寒通樂,以達到扶風除濕、舒筋活絡、活血止痛的作用。

  (6)針灸和推拿治療:常取絕骨、後溪、風府、大椎、大抒、魄戶、天目、天柱等穴,用針灸或艾灸治療,每日1次,每次15~30分鐘,7天為1療程。也可采用梅花針、電針、耳針等治療。推拿治療頸椎病性頭痛具有較好的療效。采用滾、接、揉、拿、拔伸、拔伸、旋轉、搓、擦等基本手法。透過按揉風池、肩井、合谷,放松頸肩部肌肉緊張及痙攣,可改善關節活動范圍及松解神經根粘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效地緩解疼痛,促進病變組織的修復。(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