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明朝戚傢軍
戚傢軍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成軍於浙江義烏,總兵力四千人,主力是義烏東陽的農民和礦工。戚傢軍因為戚繼光從而得名,是明朝的一支很有名氣的軍隊,戚傢軍賴以成名的,是嚴明的軍紀,職業化的訓練水平,東亞最先進的裝備,百戰百勝的戰績和高達十餘萬級的斬級記錄。
戚傢軍百戰不敗的原因在於戚繼光的治軍思想極為先進,以東亞最先進的武器裝備部隊,後膛的神威將軍炮、佛郎機炮、大口徑的加農炮發熕,還有鳥銃、倭刀、鐵甲,戚傢軍的裝備絕對是東亞第一、世界前列。要知道三十年之後的日本最強悍的薩摩兵團,全軍有兩萬隻火槍,卻隻有兩門輕炮,全日本到瞭江戶時代才開始有大型的火炮出現。而戚傢軍作為一支地方軍隊,其火器的先進程度甚至直逼京都神機營。
7、唐軍
漢唐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兩個頂峰時代,而唐朝則更是將華夏武功發揮到極至。唐軍是一支以漢人為主力兼有各民族士兵的混合戰隊,其武功極盛時曾遠達裡海地區。漢朝戰匈奴,歷經百年終告全勝。唐時的突厥其力量不弱於匈奴,而唐朝卻一戰定天下。李靖夜襲陰山,活捉突厥可汗,可謂千古奇功。後來唐朝軍隊開疆拓土,外蒙古和西域盡為中華版圖。實為中國封建社會的輝煌時代。唐軍裝備精良,馬匹充足,以騎兵為主要作戰方式,卻也初步配置瞭火器裝備。攻堅戰能力和野戰能力都為一流。充足的國力和繁榮的經濟為這支軍隊的強大提供瞭保證。唐軍的主要對手也都為當時的強大民族,突厥後來橫行西方,建立土耳其帝國,阿拉伯帝國橫挎歐亞大陸,與唐朝並立。吐蕃帝國則雄據青藏高原,對中原虎視眈眈。但其與唐軍的交鋒卻基本是敗多勝少。唐朝與突厥鏖戰幾十年,打瞭一連串的勝仗,並收復突騎施抵擋阿拉伯帝國。唐朝戰吐蕃更是湧現出一批名將,每一次對吐蕃的勝利都幾乎是對其軍力的毀滅性打擊。即使到瞭唐朝衰弱期,吐蕃雖然幾次攻克長安,卻依然無力進兵中原。至於阿拉伯帝國,在天寶前期的幾次中等規模的沖突裡均敗於唐軍,後來傾其國力發動怛羅斯會戰,20萬阿拉伯軍面對3萬唐軍依然難以戰勝,最後隻靠唐軍內部的反叛才將唐軍打退,而阿拉伯軍的自身損失卻是唐軍的幾倍。實在是阿拉伯人雖勝尤恥,唐軍雖敗尤榮。後來即使安史之亂爆發,阿拉伯也終未敢進兵西域。可惜這樣強大的軍隊,最終還是在安史之亂的內戰裡被毀掉瞭,安史之亂後雖有唐朝神策軍的輝煌,但終於難以挽狂瀾,這樣一支強大的軍隊,也隻有在記憶裡去緬懷追憶瞭。
8、東晉北府軍
中國東晉孝武帝初年謝玄組建訓練的軍隊。太元二年(377),朝廷因前秦強大,詔求文武良將鎮禦北方。朝廷拜謝玄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鎮廣陵,召募勁勇,徐(治京口)、兗(治廣陵)人民紛紛應募入伍。謝玄以劉牢之為參軍,常領精銳為前鋒,戰無不捷。太元四年,謝玄加領徐州刺史,鎮京口。東晉稱京口為“北府”,所以稱這支軍隊為北府兵。
淝水之戰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八十七萬氐族軍敗於八萬北府軍,從此北府軍聲威天下。這是一支由南逃的北方農民組成的精銳之師,每個人都與五胡有血海深仇,每個人都把光復河山作為己任。這支軍隊有東晉最著名的戰略傢謝安,又有東晉最著名的將領劉牢之,可謂是精銳中的精銳,雄心勃勃的符堅碰到這樣的對手,就算有八百七十萬軍隊又怎能不敗。胡人在戰前瘋狂叫囂,要飲馬長江,投鞭斷流,結果卻被八萬漢族子弟兵打的丟盔卸甲。據說捷報傳來的時候,謝安隻是淡淡的說瞭句“小兒輩已破敵。”但歸傢的時候,卻因興奮過度連門檻都撞斷瞭。可謂是狂喜。其實狂喜的又何止謝安呢!那個時刻,肥水的輝煌把那個世紀中國的歷史濃縮成一刻永恒的絕唱,捷報傳來的時刻,也許全中國的漢人都已經淚如雨下瞭。
9、衛青霍去病大漢鐵軍
衛青,霍去病,李廣,趙充國,一連串流光異彩的名字,無不讓每個中國人神往,讓每個中國人自豪。匈奴人當年橫行歐洲,十三國聯軍竟不能擋,西羅馬帝國迅速滅亡。這樣一支強大的軍隊,卻最終倒在瞭漢軍的鐵蹄下。漢軍是一支將遊牧民族的野蠻精神與漢朝人的戰術紀律發揮到極致的一支軍隊。嚴酷的訓練和優秀的將領造就瞭這支軍隊強大的戰鬥力。匈奴人被歐洲人稱為閃電的鞭子,那如果他們遇見漢軍呢!相信他們寧願遇見匈奴,也不願遇見衛青霍去病們。漢王朝存在瞭400多年,與其他朝代不同的是,即使是其處於統治末期,其軍隊依然保持著強大的戰鬥力。這點更是其他王朝不能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