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鯨魚登陸海南萬寧 盤點歷史上破壞力最強的臺風

2016-08-17 23:12:27

  今年第8號臺風“鯨魚”於今天(21日)上午在南海中部海面上生成,預計,“鯨魚”將於22日晚上到23日白天在海南萬寧到廣東湛江一帶沿海登陸。目前我過南部地區受到臺風的影響有強降雨,海南多個航班受臺風影響而被取消。許多旅客目前滯留在機場。海南廣東兩地或將有7-9級大風和大到暴雨。(www.lishi.com)的小編提醒兩地做好防禦!
  “鯨魚”是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臺風。中國氣象局臺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董林介紹,首個登陸我國的臺風常年平均時間為6月29日,“鯨魚”的預計登陸時間雖然比常年平均時間略偏早6天左右,但整體來說較為正常。

  據統計,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時間最早的臺風出現在2008年,當時臺風“浣熊”於4月18日在海南省文昌市龍樓鎮登陸。初臺登陸我國最晚的一次是1975年,那年臺風“尼娜”直到8月3日才登陸臺灣省花蓮縣。董林介紹,“鯨魚”已是今年生成的第8個臺風。截至目前,今年生成的臺風數量比常年平均數量偏多一倍(多年平均3.9個),且前期生成的臺風平均強度偏大。

  氣象統計資料顯示,通常每年7- 9月才是臺風最活躍的季節,尤其夏末秋初,8- 9月份的臺風破壞力最強,而6月的初臺往往比較溫柔,強度以較弱的熱帶風暴或者強熱帶風暴居多,“鯨魚”強度就是強熱帶風暴。

  

  受臺風影響而滯留在機場的旅客

  歷史上破壞力最強的臺風 www.lishi.com  

1、臺風南希

  1961年9月12日,臺風南希形成於西北太平洋地區,威力相當於5級超強臺風,波及日本及美國關島,死亡人數達191人。

  2、臺風維拉

  維拉是史上最致命臺風之一,於1959年9月底席卷日本,造成5098人死亡,4萬多人受傷。

  3、臺風梅姬

  臺風梅姬於去年10月18日在菲律賓登陸,是有記錄以來登陸菲律賓風速最高的臺風,造成菲律賓和中國臺灣地區69人死亡。

  4、臺風薩拉

  超強臺風薩拉於1959年9月17日在韓國南部登陸,造成6人死亡,摧毀6000間房屋。

  臺風名字的由來 www.lishi.com

雖然大多數人談臺風而色變,但奇怪的是,臺風大都有個好聽的名字如“杜鵑”“百合”“珊瑚”“丹娜絲”“鴻雁”等。最開始,臺風多以女性名字命名,然而這一做法遭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後來臺風的命名還一度被當作命名者諷刺其不喜歡的政治人物的工具。

  為避免臺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有關國傢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WMO)臺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范臺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采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

  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後按照順序循環重復使用。該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由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日本、老撾、澳門、馬來西亞等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中國內地提供的10個名稱分別是:龍王、悟空、玉兔、海燕、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海馬和海棠。其中“龍王”已由“海葵”取代。

  由於臺風委員會制作的臺風命名表每5年左右就要“輪回”一次,為瞭避免歷史上造成過較大損失的臺風名字再次出現,臺風委員會成員可申請將其從命名表中刪去,也就是將這個名稱永遠留給這個臺風。當某個臺風的名稱被從命名表中刪除後,臺風委員會將根據相關成員的提議,對命名表進行增補。

  【相關鏈接】

  去年登陸湛江的“威馬遜”被除名

  1961- 2014年,登陸廣東的臺風總數為196個,平均每年3.6個。其中最多的年份有7個(1961、1967和1993年),最少的年份有1個(1969和2005年)。以臺風登陸時的中心平均風力等級看,登陸廣東的臺風強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去年廣東共有3次臺風登陸,其中最強勁的兩次———“威馬遜”和“海鷗”都在湛江徐聞登陸。臺風造成風暴潮災害,使湛江地區損失嚴重,湛江一市直接經濟損失就占全省89%。

  “威馬遜”:作惡嚴重被除名

  2014年7月18日19時30分前後,第9號超強臺風“威馬遜”在湛江市徐聞縣龍塘鎮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7級(6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10百帕。這是1973年以來登陸華南的最強臺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