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1 19:38:06
對越自衛反擊戰,又稱中越戰爭,狹義上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越南兩國在中越邊境爆發的戰爭。廣義的中越戰爭,是指從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間的中越邊境軍事沖突。包括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1981年中國收復扣林山、法卡山之戰,1984年收復老山、者陰山、八裡河東山之戰,對越拔點作戰,兩山輪戰,對越堅守防禦作戰等。兩國在整個八十年代持續爆發邊界沖突,即兩山戰役,中國軍隊攻占老山、者陰山地區。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到最低點。
並使大量越南華人持續逃亡。九十年代蘇聯解體後,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越戰老兵在昆明要求改善待遇
11月26日,30多名曾經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兵在昆明鬧市區散步請願,不滿退伍後生活艱難,要求政府改善生活待遇。 1979年中國與越南交戰,中方先後出動60萬軍隊,戰死6000多人,傷1.5萬人。中越戰爭從1979年一直持續到1990年,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兵現在大多已經五、六十歲,下崗失業的有很多。
奧巴馬稱不善待越戰老兵乃國傢恥辱
越戰老兵遭國人誤解
今年是美國將越戰升級50周年,上世紀60到70年代,很多美國越戰老兵在東南亞叢林中九死一生,帶著滿身傷痕回到故土,卻遭到無情冷遇,因為公眾反對這場戰爭,遷怒於這些老兵。
5月28日是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今年又恰逢是美國將越戰升級50周年。美國總統奧巴馬稱幾十年前美國對待越戰老兵的方式是“國傢恥辱”,如今作為美軍總司令的他承諾將提高老兵待遇,並且在非必要情況下不參戰。奧巴馬還感謝老兵們為國傢做出的奉獻。
當天,奧巴馬分別出席瞭阿靈頓國傢公墓和華盛頓越戰紀念碑舉行的相關紀念活動。1962年,美國向越南增加約一萬“軍事顧問”。在此之前,美軍在越南的“軍事顧問”僅有900人。
奧巴馬在越戰紀念碑前發表演講稱:“你們並未發動戰爭,本應該因英勇為國效力而享受贊譽,但事實上卻備受譴責。”在這面墻上,刻有在越南戰死的美軍士兵名字,其中甚至包括幾名女性。
“你們返回傢園,本應得到祝賀,卻受到非議。這是一個國傢的恥辱,本來永遠不該發生的恥辱。這就是為何,今天我們要明確這不會重演。”奧巴馬的發言獲得一片掌聲。奧巴馬要求人群中的老兵舉起手來,以便讓人們認出他們。
越戰老兵迎伊戰士兵
整個儀式上,到場老兵和他們的傢屬用手擦著淚和汗。來自美國弗吉尼亞州67歲的約翰·霍夫曼於1970年至1971年間在越南戰爭中服役。
霍夫曼在接受采訪時,美國國歌突然響起,他馬上中止談話行軍禮。隨後他聲音哽咽地說,“當年我們幾乎回到瞭忘恩負義的國傢……但今天我非常高興,我們終於得到瞭多少年前就應得到的認同。”
據報道,很多越戰老兵自發地去機場迎接從伊拉克和阿富汗回來的美國士兵。據統計,5.8萬名美國士兵死於越戰,4000名美軍死於伊戰,截至目前近2000名美軍在阿富汗戰爭中陣亡。
奧巴馬表示,“在全美國的社區,人們能夠歡迎從伊拉克回來的士兵,向從阿富汗回國的士兵表示祝賀,美國可以為‘9·11’一代給予他們應得的‘歡迎回傢’,這有一部分是你們(越戰老兵)的功勞。”
28日早些時候,在阿靈頓國傢公墓,奧巴馬稱這是9年來第一個沒有美國士兵在伊拉克陣亡的紀念日,“作為總司令,將我們的軍隊派遣到有害的處境之中,是我最為痛苦的決定。”
奧巴馬說,“我可以保證,除非完全必要,我再不會如此行事。如果我們這麼做,就要為我們的部隊提供清楚的任務和整個國傢的全部支持。”
老兵多挺共和黨鷹派
當天,與華盛頓相距數千英裡的聖地亞哥市,奧巴馬大選對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也參加瞭紀念日儀式。與奧巴馬撤軍觀點不同,羅姆尼認為,世界尚不安全。美國面臨兩個選擇,一是像歐洲那樣削減國防預算,另一個就是保持軍事力量全球第一地位。羅姆尼堅定地表示,美國要選擇後者,不是要贏得戰爭,而是要保持軍力。
由於美國軍隊中很多人都來自聖地亞哥,羅姆尼在講話中特別指責正是奧巴馬經濟政策失敗才導致很多老兵歸國後隻能做差勁工作。據調查,老兵在美國大選中歷來扮演角色。2008年大選民調顯示,奧巴馬有44%的支持者表示自己曾在軍隊服役,而共和黨人麥凱恩支持者中54%曾在軍隊服役。麥凱恩曾是美國海軍飛行員,並在越戰中做過5年戰俘,因此贏得老兵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