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寒而栗是什麼意思?不寒而栗的故事

2016-08-21 20:33:46

  不寒而栗的意思:栗:畏懼,發抖。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馀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栗。”


  西漢時期,有一個名叫義縱的人。由於他的姐姐醫治好瞭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後的病,因此義縱也得到瞭漢武帝的任用。他先是在幾個地方擔任縣令,後來又多次升遷。

  在任職期間,義縱公正無私,不懼怕權貴,嚴格執行各種法令,使當地的秩序有瞭極大的改觀,那些違法亂紀的人都非常怕他。後來,義縱又升遷為南陽太守,他聽說有一個名叫寧成的都尉橫征暴斂,殘暴無比,於是就派人查實瞭寧成的種種罪行,根據法律給他治瞭罪。

  不久,由於定襄地區秩序非常混亂,犯罪分子十分猖獗(chānɡjué),漢武帝便把義縱派到定襄擔任太守。義縱一到定襄,就采取瞭十分嚴厲的措施。他從在監獄服刑的罪犯中挑出二百多名重罪輕判並且有私自解脫桎梏(zhìɡù)行為的犯人,從重判決,斬首示眾;同時,將二百多名私自到監獄探望這些重犯並幫助他們逃跑的人一並斬首。

  這件事在定襄地區引起瞭極大的轟動,大傢都在議論義縱一天殺死四百多人這件事。

  此時雖然天氣不寒冷,可是有些人卻心驚膽戰,渾身發抖。那些過去有過犯罪行為的人,從此之後便老實多瞭。

  後來,人們根據這一故事概括出“不寒而栗”這個成語,形容非常恐懼的心情。栗,戰栗,顫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