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著名書法傢陸機簡介 陸機最後是被誰害死的

2016-08-22 21:22:46

  陸機人物生平簡介

  陸機字士衡,是西晉時期的著名書法傢,是孫吳的丞相陸遜孫子、大司馬陸抗的第四子。陸機在孫吳時曾擔任牙門將,吳亡後出仕西晉。太康十年,陸機受太常張華賞識,歷任任太傅祭酒、吳國郎中令等職,與賈謐等結為金谷廿四友。趙王司馬倫掌權時,陸機引為相國參軍,封關中侯,於其篡位時受偽職。

  司馬倫被誅後,險遭處死,賴成都王司馬穎救免,此後便委身依之,為平原內史。太安二年,陸機任後將軍、河北大都督,率軍討伐長沙王司馬乂,卻大敗於七裡澗,最終遭讒遇害,被夷三族。陸機與弟陸雲俱為西晉著名文學傢,被譽為“太康之英”。與潘嶽同為西晉詩壇的代表,形成太康詩風,世有潘江陸海之稱。陸機亦善書法,其《平復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真跡。

  陸機雖然是將門出身,但是他從小就對儒傢學術感興趣,能夠寫出不哩水的文章,並且按照禮來處理日常行為。在274年的時候,他的父親陸抗去世,他就跟自己的四個弟弟一同統領軍隊,擔任牙門將。在陸機20歲的時候,他所守衛的國傢東吳舉國投降,於是,他就隱退回傢,在傢閉門勤學,經過10多年的積累,有所成效,創作瞭《辯亡論》。

  在289年的時候,他跟自己的弟弟陸雲一同前往洛陽,剛到洛陽城,兄弟倆心高氣傲,自認為自己出身貴族,看不起那些低賤的中原人,隻是拜訪那些有名之士。他在跟張華初次見面之後,就對其德望感到敬佩,以師長的禮儀來對待張華。之後,張華將其兄弟兩推薦給諸公,讓他們兩個在洛陽城名氣大振。

  之後在朝中擔任祭酒、著作郎等職位,在之後的日子裡,司馬穎曾救過他一命,他就投奔到其帳下,擔任平原內史,替司馬穎出謀劃策,後人稱其為“陸平原”。

  在303年的時候,司馬穎聯合河間王準備攻打長沙王,讓陸機擔任後將軍一職。由於陸機非常得寵,讓司馬穎帳下其餘部將不服,多次跟司馬穎面前說其壞話,但是司馬穎沉默不語。在這次交戰中,司馬穎戰敗,而司馬懿旁邊的佞臣多次進言,說陸機已有背叛之意。最終陸機慘遭殺害,其三族被誅殺。

  陸機在年輕時期,就已經有奇才,其文章當代無雙,可見創作的水準 之高。之後,陸機在吳國滅亡以後,退居傢鄉,閉門勤學,有所見效。到瞭太康末年,他和自己的弟弟就跟前往洛陽,並認識瞭張華,之後,他們的名氣大漲。

  當時的中原還是處於多災多難的局面,眾人勸說陸機回到吳地,但是陸機自認為名氣甚高,就應該救世,讓百姓脫離於危難之中,所以沒有聽從眾多的勸告。整個朝廷裡,唯獨成都王穎不居功,而且此人對下屬能夠有所慰勞,對待士人以禮相待,而朝廷中常常發生變亂,於是,陸機想改變這個局面,就投奔到王穎旗下。王穎知道他是個人才,任命他為軍師,並且自己上奏朝廷希望任命陸機為平原內史。

  太安初年的時候,成都王聯合眾王想要跟長沙王決戰,讓陸機代理後將軍,導致其下屬對陸機不服,認為隻不過是一介書生罷瞭。其中孟超他就不接受陸機的調度,就率兵出站,導致全軍覆滅,但是孟玖卻認為是陸機有意讓他去送死,就到王穎面前說陸機壞話,說他有造反的念頭。惹得王穎大怒,派遣親兵去逮捕陸機。於是,陸機就在軍營中被害,享年43年。他死的極其冤枉,還沒有做出報效祖國的事情,卻慘遭奸人所害,軍中士卒們無不替他痛心,替他流淚,甚至老天都為之色變,可見陸機的冤枉。

  陸機書法評價

  陸機書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莫過於《平復帖》,此帖凝聚瞭他書法的精髓和書法Tone 。《平復帖》繼承瞭西晉時期的兄弟 氛圍,有著晉人該有的淳樸和自然氣質,還少少帶有竹木簡章草書些許意味。其中以禿筆枯鋒為主,禿筆跟隨筆勢而去,寫法極為的自然和簡約,被後人稱為“非中古人根本就不可能下的瞭筆”。

  此帖結構上稍顯隨意,透露出一種灑脫的氣質,讓人感覺作者是信手拈來,毫無費力地書寫。《平復帖》通篇就讓人感覺到帖中散發出來的古樸和凝重的氣息。陸機深受漢代以來的書風熏陶,因此他用筆的時候習慣於以按為多,輕提為主,其線條讓人看起來粗細差不多,但是缺乏瞭那種飄逸的揮灑。

  其造型還是以收束為主,線條根本就沒有遊蕩開來,就好像一朵花蕾待放的狀態,還沒有書寫到味,就草草收合起來。草書在陸機手中,還有沒有達到真正巔峰的狀態,還隻在乎單個字的書寫,追求讓這個字書寫成形,但是沒有達到其真滴,草書要的就是盡情揮灑的自然。正是由於這種刻意的控制,顯示出含蓄之美。這是草書的另一種Tone 方式,而《平復帖》就是此Tone 中的范本。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