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的夫人們分別是誰 張作霖有幾個孩子

2016-08-08 22:31:08

  張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漢族,奉天省海城縣駕掌寺鄉馬傢房村西小窪屯(今遼寧省海城市)人。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歡別人叫他“張大帥”。張作霖自幼出身貧苦農傢,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投身綠林,勢力壯大,清政府無力征剿,就將其招安。後又消除蒙患,維護國傢統一,逐步提升,從一個毛頭小子躍升為“東北王”全是他一手打拼來的。

  號稱“東北王”的張作霖是中國近代歷史上執掌東北多年的北洋奉系軍閥首領,也是最後一個“北洋政府”的掌權者。在歷史書上,我們看到張作霖留著大胡子,一身的匪氣,他的確也是馬匪出身,從一個窮小子成為一個土匪,再成為東北王,直至手握軍權統治整個東三省,“東北王”張作霖絕對是20世紀上半葉的傳奇人物,這樣的大人物在外統領千萬人的軍隊,在傢還要總管一大群傭人,照顧好自己的幾個妻子和孩子,真是不容易。而張作霖可算稱得上是妻妾成群瞭,倒有點三妻六妾的帝王模樣。

  奉系軍閥頭目——張作霖一生共娶有6位夫人:她們分別是原配趙氏、二夫人盧氏、三夫人戴氏、四夫人許氏、五夫人壽氏、六夫人馬氏。六位夫人中最受張作霖寵愛的是五夫人壽氏。壽氏,名壽懿,系黑龍江將軍壽山的一個外室王姓女子所生,故又名王雅君。

  張作霖的原配夫人為趙氏。1894年,適逢甲午戰爭爆發,便投入駐營口田莊臺的毅軍,後因表現出眾,被提拔為毅軍統領宋慶的衛士,後升任伍長。戰爭失敗後被遣返回鄉,落草為寇,在黑山南趙傢廟一帶劫掠,與趙傢廟村地主趙占元次女結婚,趙春桂是張作霖的原配夫人,是張首芳、張學良、張學銘的生母。21歲就跟瞭張作霖,早年間張作霖落草,跟著張作霖四處奔走,為張作霖排憂解難,此女子嘴巴很厲害很能說,善於疏通人際關系,張作霖和眾兄弟之間的關系,全靠趙氏調節,但趙氏生性剛烈,與張作霖經常發生爭執,後來被張作霖冷落,從此一病不起,38歲就病逝瞭。她是幾位夫人中惟一未曾在帥府居住過的夫人。但張作霖死後卻“回到瞭趙氏身邊”。

  1900年張作霖在中安堡辦保險隊,娶進門瞭一位溫柔、善良的女子,這個女人在趙氏去世後也依舊能對趙氏的子女很好,視為己出,最受張學良的尊敬。這個女人就是二夫人盧氏,名壽萱。她識大體、善解人意,不與其他夫人爭寵,寵辱不變,最最穩重的夫人就是二夫人瞭,而張學良每每與其他夫人發生不愉快時,多到盧夫人處。盧氏與張作霖生有二女,一個叫懷英,一個叫懷卿。“九一八”事變後,盧夫人就遷居到瞭天津,獨自居住,一直到她去世。

  在熱播的電視劇《少帥》裡,張作霖的三夫人戴憲玉因為自覺備受張作霖的冷落,對張作霖不滿遂離開張府,削發為尼。在真實的歷史上,三夫人也是這個結局,1906年張作霖升為清軍巡防營統領時,連娶兩位夫人,即三夫人戴氏和四夫人許氏。三夫人戴氏,名憲玉,容貌姣好,但脾氣有點暴躁,最終因與張作霖不和而離開帥府,出傢削發為尼,伴著青燈抑鬱而死。

  四夫人許氏,是一位獨立又相當有主見的女子,她是張思成的母親,在生下張思成後,四夫人許氏在子女教育上傾註瞭大量的心血,從小就教育孩子們要獨立,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人,不依靠自己的父親和父親的勢力,許氏的自強也體現在大青樓建好時,其他幾個夫人都紛紛搬進瞭大青樓,隻有許氏還是在原先的四合院住著,守著自己的孩子,過著自己的日子,她用自己的自強和正直贏得瞭帥府上下的尊敬。張作霖死後,許氏出國,新中國成立後,毅然放棄國外優渥的生活條件,回到祖國。

  1917年品學兼優的壽姑娘,代表中學畢業生宣讀答辭,容貌姣好的壽夫人很快就得到瞭張作霖的青睞,並成為瞭張作霖的太太,壽夫人年輕貌美,精明能幹,洞察秋毫,辦事得體,深得張作霖的賞識,經常和丈夫一起出席外交活動,這樣的壽夫人是拿得出手,頂有面子的,因為壽夫人知道在什麼場合說什麼話,做事說話大方得體,是個賢內助。壽夫人管理府內事務,嚴格按章辦事,從不搞特殊化,即便是張作霖很寵愛個別夫人,她也不會因為自己沒有受寵而吵鬧,善於處理與其他夫人們的關系,從不恃寵而嬌。不管張作霖娶瞭多少個小老婆,壽夫人總能保持自己的風范和氣度,為人寬容又和氣,讓張府的人對她是畏懼又尊敬,壽夫人以她的品行使她在此後的十年裡一直保有專寵的地位。即使張作霖後來娶瞭六夫人,依然對她十分寵愛。1928年6月4日張作霖被炸身亡後,當日方派領事夫人來帥府探虛實的時候,以她的沉著應對掩過瞭日本人的耳目,為張學良回奉奔喪和主政贏得瞭寶貴的時間,可見,壽夫人是個識大體明大義的女子。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