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盼盼簡介 關盼盼是怎麼死的

2016-08-09 21:10:07

  關盼盼,唐代名伎。註意瞭,這是“名伎”,而不是“名妓”,名伎是指以歌舞為業的女子,多才多藝,在唐朝,以歌舞為生的這種職業,並不是一種恥辱,大多數女子要麼是走投無路,要麼是想展示自身才華,才會走上這條道路。  

  關盼盼出身於書香門第,精通詩文,更兼有一副清麗動人的歌喉和高超的舞技。她容貌美艷絕倫,體態婀娜多姿,讓無數世傢公子望眼欲穿。可惜,後來關傢傢道中落,得罪不起權勢,也配不上有地位的人,被徐州守帥張愔重禮娶回為妾。張愔是一個武官,卻喜歡文墨,對關盼盼的詩文十分欣賞,而關盼盼的輕歌曼舞更是讓這位封疆大臣如癡如醉。

  張愔喜歡舞文弄墨,對那些大詩人更是敬仰,一次,白居易遊歷到瞭徐州,張愔當即決定盛情邀請她來府中做客。關盼盼對這位大詩人也是仰慕已久,她本就以能一口氣唱出白居易的“長恨歌”,善跳“霓裳羽衣舞”而馳名徐泗一帶,接到丈夫讓自己表演才藝的信號,她趁著酒興超常發揮。白居易對此贊嘆不已,仿佛當年能歌善舞的美人楊玉環又展現在眼前,當即寫下一首贊美關盼盼的詩,詩中有這樣的句子:“醉嬌勝不得,風裊牡丹花”,意思是說關盼盼的嬌艷情態無與倫比,隻有花中之王的牡丹才堪與她媲美。

  歷史上有一句話叫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關盼盼的名聲因白居易更上一層樓,也因白居易的幾句話而香消玉殞。這場宴會之後的第三年,張愔病逝徐州,葬於洛陽北邙山。樹倒猢猻散,府中的姬妾很快風流雲散,各奔前程而去。隻有年輕貌美的關盼盼無法忘記夫妻的情誼,矢志為張愔守節。張府易主後,她隻身移居到徐州城郊雲龍山麓的燕子樓,隻有一位年邁的仆人相從,主仆二人在燕子樓中,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

  燕子樓可以說算得上是關盼盼與其丈夫愛情的見證者,是他們倆談戀愛遊玩兒的地方。燕子樓地處徐州西郊,依山面水,風景絕佳,是張愔生前特地為關盼盼興建的一處別墅,樓前有一灣清流,沿溪植滿如煙的垂柳,雅致宜人。這是關盼盼和張愔一同議定的樓名。昔日關盼盼與張愔在燕子樓上看夕陽暮色,在溪畔柳堤上緩緩漫步;如今卻是風光依舊,人事全非,關盼盼不再歌舞,也懶於梳洗理妝,度過瞭十年,關盼盼的這種忠於舊情、守節不移的精神,贏得瞭遠近許多人的憐惜和贊嘆。

  曾在張愔手下任職多年的張仲素,在去拜訪白居易的時候,帶上瞭關盼盼的詩,因為她傾慕白居易的詩才,張仲素此舉估計是出於同情,想為她求兩首白居易的詩吧。白居易看瞭關盼盼的詩非常同情她,但是轉念一想:“即使如此情深義重,難舍難分,為何不追隨他到九泉之下,成就一段令人感嘆的淒美韻事呢?”在那時候文人的心中,堅信節操和美名比生命更重要,能以死殉夫,實是女人的一種崇高無上的美德,隻能說連大詩人也逃脫不瞭封建思想習俗的牢籠。為瞭更明確地表示自己的意思,白居易十分露骨地寫瞭一首詩:“黃金不惜買娥眉,揀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

  張仲素將詩帶給關盼盼時,她很開心,獨自和老仆在燕子樓上度過十年,能得到自己偶像的親筆題詩,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欣慰,但是打開之後才知道,這是她的一道催命符,白居易竟說她如果真的愛張愔,何不以死陪之,其實關盼盼不是沒有想過殉情,但是怕千年之後,有人議論議張愔重色,讓愛妾殉身,玷污其名聲。畢竟在古代妾的地位並不高,殉情的角色一般都是妻子或者是皇室妃子,如若是民間官員,發生瞭這種事,後人基本都會認為這人是重色,死瞭都還要讓年輕貌美的妾陪葬。

  關盼盼因白居易一句詩而名聲大動,也因他的幾首詩,在瞭無生趣的生活上雪上加霜。張仲素離開後,關盼盼就開始絕食,連老奴和周遭的人勸解也不聽,十日之後,香消玉殞。小編隻能說,白居易的幾句話,說死瞭一代貞節少婦,即便出於無心。小編覺得關盼盼選擇的這個死法,怨恨頗深,絕食而死,硬生生挺過瞭十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