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靈王是怎樣的人 趙武靈王是不是昏君

2016-08-09 21:25:56

  “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胡服騎射,可以說是趙武靈王這一生當中最英名的決策。趙武靈王原名叫趙雍,名字雖有個“雍”,但其人卻不是個昏君。相反他是個有遠見、有軍事才能的君主,他是一代梟雄也是一個春秋戰國的傳奇。

  歷史從不吝惜筆墨在英雄身上,因為春秋戰國這個戰場是屬於大人物的,小人物的事跡從來都是被淹沒在歷史的塵埃裡。趙武靈王一出生就註定是非凡的。他是傢裡唯一一個孩子,趙國未來的君王,年輕的趙雍不知道未來將會面臨什麼,他隻知道把握好現在,就是掌握瞭未來的先機。

  趙武靈王的名字叫趙雍,趙雍的父親趙語,是趙國的前任君主,趙語算是春秋時期眾多諸侯國裡面比較賢明的君主。與其他出身王侯將相傢庭的皇子們相比,趙語勤勉又努力,他一心想光復趙國,因此在任期間,竭力維護趙國的利益,最後保全瞭趙國的基業。可以說,父親趙語是趙雍的榜樣,他的父親在世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什麼負面的傳聞,是個難得賢君,而趙雍不期望超過父親,他希望能夠像父親一樣,做個有擔當和有責任心的人。事實上,他真的做到瞭。

  公元前326年秋,趙武靈王之父趙肅候逝世,秦、楚、魏、齊、燕五國都派人參加葬禮,大傢對趙國去世的消息並不是很關心,有人哀傷有人高興,大傢不約而同地把註意力轉移到瞭年輕的趙雍身上,這個十五歲的少年,究竟能夠把趙國變成什麼樣子?趙雍面臨的處境很艱難。當時是春秋戰國最混亂的時候,禮崩樂壞的時代裡,各國都極力尋求擴張,企圖擴大自己的版圖。

  五個國傢各自率領瞭浩蕩的萬人來到自己的地盤,名義上稱是要給趙肅侯送行,實際上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趁此機會,滅掉趙國。五個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像餓狼一樣,緊緊盯著趙國的年輕的君王,趙雍目光如炬,最後他很鎮定地使得五大集團的精兵不戰而退。成功維護瞭趙國的尊嚴。少年趙武靈王成為瞭各個諸侯國不容小覷的角色。

  趙武靈王上任初期,趙國的處境依舊很艱難,東方的齊國占據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成為瞭東方的一個強國。西面的秦國經過經過瞭商鞅變法,一躍而成為瞭戰國七雄裡的翹楚。魏國、楚國雖然是老牌的強國,這段時期有衰落的趨勢,仍然不可小覷。趙武靈王可謂四面楚歌,最讓他擔憂的是,他的國土之間還有一個中山國,這個中山國不偏不倚就恰好在趙國領域中間,也讓趙雍好生苦惱。

  趙雍迎難而上,面對趙國的危機,他從容應對。處理好外部的矛盾,解決燃眉之急。他主動向各個強國交好,隨時保持著友好親近的關系,他不僅主動娶韓國的公主為妻,還幫秦國把公子稷從燕國接回去,趙國的種種舉動。贏得瞭各個國傢的好感,也為趙國贏得瞭發展的機會。趁此機會,趙國抓緊時間解決內部問題,“胡服騎射”是趙武靈王最傑出的作品,這個計策使得趙國成功消滅瞭中山國,趙國的危機解除瞭。

  趙雍不僅是個難得的明君,他還是個好丈夫好父親,他很寵愛他的王後吳娃,吳娃為他生瞭個孩子趙何,吳娃死後,他廢掉瞭和韓國公主所生的太子趙章,改立趙何為太子,自己又提前讓位於趙何,並且四處征戰,為的就是給兒子打下一個江山,解除兒子的後顧之憂。同時,又覺得對大兒子心有愧疚,於是還想把趙國一分為二。當然,一分為二的後果自然是無盡的爭奪和廝殺,但是當時的趙雍愛得太盲目。

  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悲劇英雄——趙雍。他愛國、愛百姓,更愛自己的傢庭,這樣一位君主怎麼不算是明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