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9 21:28:29
每一個大膽的的舉動,如果都隻停留在設想的階段,而不去做那麼設想永遠都隻能是設想。此刻坐在田埂邊休息的陳勝,這時候腦子裡謀劃的就是一場大的變革,他的心情有些激動,他抬眼半開玩笑地對正在田裡耕作的大夥說:“茍富貴,勿相忘。”眾人隻是笑笑,並沒有把他的話當一回事,陳勝臉上不經意閃過一些笑容,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啊。
崛起草莽之間
陳勝,字涉,陽城人。是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與吳廣一同在大澤鄉率眾起兵,成為反秦義軍的先驅。出身於社會最底層的陳勝,一介莽夫,對打仗之事是一竅不通,如果秦國君王真的是德治仁政,秦朝真的是海晏河清,那他可能就是一個躬耕的普通農民而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關心糧食和收成,不問政事。偏偏當時當政的是渣男秦二世胡亥,胡亥不作為趙高權傾朝野,天下苦秦久矣。
揭竿而起號令天下
秦二世元年,陳勝吳廣的和其他八百多名貧民,被冠以罪犯之名,征去戍守漁陽。在途中因雨勢太大恐怕要耽誤預定的日期到達目的地,大夥眼看抵達漁陽的期限將近,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垂頭喪氣的不知如何是好。因為按照當時大秦的酷律規定,凡是所征戍邊兵丁,不能夠按時到達指定地點者,皆一律處斬的,此時為伍長的陳勝,深知如果不能按時到達,此去是有去無回。做瞭一輩子農民的陳勝,本想當個順民完成征戍任務,可誤瞭期限就要全部被處死,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橫豎都是死,生下來自己的命就攥在在別人手中,這次為何不做回自己的主人。
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陳勝就在這晚就去找瞭另一個屯長,一個自己信得過的好兄弟吳廣,他們一起商量起義的事情。吳廣,字叔,陽夏人 ,他可能不知道他所做的事情,在後世會被載入史冊,而且還成為瞭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兩兄弟在一起,陳勝先分析瞭當前大秦的局勢:“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觽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意思是天下人受盡瞭秦的暴虐統治,聽說當朝天子胡亥登基是名不正言不順的,本該登基的公子扶蘇被殺,良將蒙恬不知所蹤,天下人都可憐這二人,如果我們打著公子扶蘇的旗號起義反抗暴秦,應該會得到天下人的響應。陳勝說完此番大計,立即得到吳廣的認可,他完全支持陳勝“死國”、“舉大計”的決定。於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運動就在此刻緊鑼密鼓的展開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