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22:36:00
武則天是歷史上唯一的、比較有作為的女皇帝。在封建時代,女人想要成一傢之主的困難重重,更不要說當一國之君。所以正如我們所說的,每個成功的女人背後都有一個男人,武則天的背後可是站著一個“四人幫”。這個“四人幫”團隊就是武則天麾下的大唐四大酷吏,隻可惜後來都死在瞭武則天的手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為武則天“死而後已”的那些大唐酷吏四人幫吧。
武則天任用酷吏的原因
武則天廢瞭李顯的帝位之後,選瞭懦弱慵懶的李旦繼位。李旦生性本就喜好安逸,他不喜歡見大臣、處理政事,把這些朝政諸事都丟給他的母親武則天處理。武則天是個出瞭名的工作狂,每日很勤快的在乾元殿高高懸掛起垂簾聽政的牌子,精神抖擻的處理朝政。與此同時,在武則天的一手培植下,武氏傢族成員一個個如雨後春筍的冒瞭出來,並迅速進入瞭朝廷的中樞機構參政議政。眼看著武氏一族大量湧入朝堂,排擠李氏宗族成員,明眼人都能看出武則天這是要竊取李唐江山。
朝臣對於這位呼之欲出的女皇帝持有不同的態度,武則天也深知自古沒有女人當皇帝的先例,想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必須要狠,要將那些對自己有不臣之心的人給殺掉並以此震懾那些搖擺不定之人。於是,她推出瞭獎勵告密的制度,對於告密之人不論所告之事是否屬實一律重賞,此訊一出,大傢聞風而動,蜂擁相告,朝中上下人人惶恐自危。但告密之人太多瞭,且被告之人也非常多,武則天每日處理朝政就已經夠累的瞭,要是再對告密之事親力親為恐怕不太可能,思來想去還是找個穩妥的人當斷案問獄的法官為好。為瞭防止斷案不公、漏掉有反意之人,武則天精心選用瞭一些“執法必嚴”的酷吏們來審訊被告之人。
酷吏之一:索元禮
索元禮就是武則天選中的第一個酷吏。索元禮是一個生性殘暴的傢夥,是塊當酷吏的好料。據說,他發明瞭一種鐵籠子,在審訊的時候便給犯人戴上。這個鐵籠子可不是一般的鐵籠,它戴在犯人頭上之後在四周釘入木楔,犯人如果交代罪行稍微晚點,一不小心就會看見自己腦漿的顏色。所以說,這個鐵籠子雖然比較簡陋,但卻是當時唐朝審訊效率最高的刑具。索元禮還非常會察言觀色、追根究底,每次他審訊一個人卻總能順藤摸瓜出一百餘名同謀來。這樣久而久之,朝野上下都怨聲載道,武則天也逐漸厭惡起他來,索性尋個由頭便讓他入獄瞭,並用他的”偉大發明”鐵籠審訊他,最終迫使他幡然認罪。
酷吏之二:周興
周興是一位科班出身的法官,熟讀法律,具有完備的專業知識。有這樣的專業素養,審訊起來自然是不費什麼力氣。幾年下來,有好幾千犯人死在瞭他的手中,這樣大的業務工作量很是得武則天的賞識。但登高必跌重,周興在得到瞭武則天的賞識後,自持功高,荒廢瞭自身的修養執法犯法,被人告發參與瞭一次反對朝廷的政變。武則天得知後震怒,派來俊臣前去收拾周興。來俊臣用周興所說的缸烤之法逼供周興,周興嚇的冷汗直流,隻好現編現賣,交代瞭他全部的“犯罪事實”。
酷吏之三:來俊臣
從審訊周興的方法中,可以看出來俊臣是一位智慧型酷吏。他不僅會辦上頭交代的案子,還會制造案子出來辦,以此來提高業務量。他培養瞭一批專業的告密者,每當自己覺得哪個人謀反瞭便派遣告密者們事先約好時間,在不同地方同時告密,以便把事情搞大。為瞭配合審訊,來俊臣又發明瞭很多的酷刑,這些酷刑讓聞者喪膽,二話不說的爭相承認各種罪名。但這個來俊臣太沒有眼色力瞭,居然告到瞭告到瞭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和侄兒武三思的頭上,於是後果可想而知,必是沒有好下場。
酷吏之四:王弘義
王弘義是來俊臣的親密助手,與其他酷吏不同的是他一直對朝廷忠心耿耿,一輩子都致力於為朝廷鋤奸的事業,不敢有絲毫的懈怠甚至到瞭神經質的地步。據說,王弘義有一次在發現在鄉間有一群老頭在做齋戒,他沒有細想便以聚眾謀反的罪名將他們全部殺死。還有一次,王弘義辦案路過汾州,當地名流司馬毛公請他吃飯。王弘義在酒席上居然發現瞭司馬毛公的“反跡”。王法官立即變瞭臉色,抽出寶劍當席誅殺司馬毛公。行刑完畢後,王弘義把司馬毛公的首級用槍挑著,一路大張旗鼓的回到瞭東都洛陽,有力震懾瞭民間的各種犯罪活動。但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酷吏,最後卻落瞭個被人亂棍打死的下場,真是令人扼腕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