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生平事跡 李清照的故事

2016-08-13 13:26:36

  故事:八百多年前的一個上元佳節,人稱詞中之龍的辛棄疾寫瞭首《青玉案.元夕》。一句“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千古傳頌。“那人”經過後人千百年的演繹,使得最初的“那人”成瞭千古之謎。

  追隨元夕夜“那人”模糊的足跡,回到那個鼎盛塵封的炎宋治世,領略她的丹青妙筆,揭開“那人”的千年謎底。她,出生書香世傢,父親是禮部員外郎,在當時頗負盛名,母親是漢國公王準孫女,知書善文。在這樣優裕的傢庭裡,傢學熏陶,加之聰慧穎悟,才華過人,便有瞭詞堂傳言的“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

  十八歲那年,她一襲品紅鴛鴦霞帔,一頭青絲綰成朝凰髻,數十裡的紅妝,街道兩旁飄揚的紅緞。在滿城人的觀望下,她嫁與右丞相之子趙明誠。一個曠世才女,一個如玉公子,一場傾城之戀,一段天地良緣。婚後,她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他們愛情也成瞭市民茶餘飯後閑談的一段佳話。然而好景不長,朝中新舊黨爭不斷,奸臣當道,父輩失官,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趙李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

  曾經,感懷風花雪月,而如今,晚來風柔,愁銷無果,誰憐一枝梅,凌寒獨自敗,她登上高樓,依遍欄桿。她在等相聚的那天,就算等到鐵樹開花,隕落無影。但不管怎樣,她都堅信,時光會給她最美的答案。

  靖康二年,金軍南下,北宋滅亡,宋室南渡。她開始瞭逃難生活,趙明誠臨危受命,不幸病倒,亡於任上。

  “念夫殤,相思亂,山河碎,獨淒愴,煙水茫茫,何時歸鄉。曾經玉竹樓上共挽手,品芳酒;可如今,你獨走,我孤留。無傢可歸的憂傷,心沒有棲息的地方,隻有將這一切流浪在字裡行間。”

  多年的背井離鄉,她那顆心已經殘碎,造物弄人,命途多舛。讓她嘗盡人間冷暖,方才成就她的絢爛。

  一個元夕夜。她懷著對死去親人的綿綿思念和對故土難歸的無限失望,寫瞭首《永遇樂.落日鎔金》,最後一句“如今憔悴,風鬟爽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讓當時的有識之士讀一次哭一回。

  或許她不知道,五十年後,二帝蒙塵,神州板蕩。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夜晚,有一個人懷著同樣的心情,伴著月圓,賦詩一篇,飽含著對“那人”沉沉的思念。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