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3:50:02
三國時代的霍去病是誰?霍去病是誰?漢武帝的親信將領,無數中國人心目中的偶像,掃蕩匈奴的大英雄!
霍去病一生,成就他聲名的正是騎兵突襲戰,而在三國曹魏陣營中,也有這麼一個人,他叫夏候淵,隻是他最後陰溝裡翻船導致馬革裹屍,所以致使名聲不及因為《三國演義》而出名蜀國將領,在一系列遊戲中,他也隻是個二流人才。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也許有人抗議,說一個戰死的人有什麼講頭?還不如說他斬他的黃忠。我們對這種看法,一概不理睬,實際上歷史上戰死的名將很多,而黃忠除瞭那臨機一刀外,綜合素質軍事才幹遠不可與夏侯淵相提並論。
夏侯淵字妙才,是曹操老傢人,兩人的關系在所有親戚中最好(筆者並不認為是夏侯敦與曹操最好),好到什麼地步?年輕時候的曹操不知幹瞭啥壞事,總之要被抓進大牢,夏侯妙才挺身而出,大叫:是我幹的,跟他無關。
古代的司法系統,歷來腐敗無比,一般不求正確與否,隻看是否有人供罪,所以嚴刑拷打套口供是合法手段。在各種嚴酷刑法前,犯人隻有兩條路,一,招供,二,死在拷打下.所以,想有什麼口供,就有什麼口供。衙役們也沒想到連拷打都不用經過竟然有人來認罪,所以毫不由於把夏侯淵抓進衙門。
到瞭衙門,先不問那麼多,先打幾十大板,被打瞭PP的夏侯淵雖進監獄,但毫無怨言。曹傢的傢長們被曹操氣昏瞭頭,花瞭很大功夫才把夏侯淵救出來。出來後,可以想象兩人的友誼更上一層樓,後來小曹親自出馬,把自己的夫人(應該是丁卞劉三人其中一人)的妹妹介紹給夏候淵,成就婚姻。
曹操起兵後,夏侯一族與曹氏傢庭一起,忠心跟隨曹操,夏候淵與大多不爭氣的“皇親國戚”不同,他有很好的軍事素養,作戰部隊速度極快,效率很高,屢建功勛。
也許有人說,曹操警告過夏侯淵,不要太有勇無謀,這句話被很多敵對派拿來形容夏侯淵的一生。
夏侯淵與曹仁兩人,在曹操起兵的前幾年,確實就一武夫水平,但在長期的戎馬生涯中,這個缺點實際上得到瞭很大改正。他後來成長為曹傢嫡系部隊中,統帥素質最高的將領。後來參與策劃多次曹軍重大軍事行動,而其他靠跟曹操關系吃飯的關系戶,比如他哥哥夏侯敦以及曹洪等人根本沒有他的丁點軍事細胞。
曹操用人之道的高明,不僅在於識人,而且重在怎麼挖掘他的優點,怎麼鍛煉出他的才幹。所以他沒有讓夏候淵鍛煉謀士,沒有讓郭嘉成為統軍大將。
寫到這裡肯定有人抗議瞭,抗議的人肯定是夏侯敦的FANS。
從某種意義上說,夏侯敦是三國中最值得講的一位。在那個“天下大討曹”的年代,夏侯敦是唯一一個被《三國演義》誇大的曹軍陣營成員。雖然在小說中,他的出場一般都是單挑以及各種流血場面,但是已經比歷史上的他風光多啦!
在其他曹軍成員的功績都或多或少的出現在《三國志》以及其他各種三國書籍的時候,惟獨我們的元讓兄看來看去也就是在呂佈之戰中瞎瞭一隻眼睛而永遠蹲在後方,掛著曹軍最高將領頭銜但隻能搞點農業建設。很不光彩的是,他還有一次被綁架記錄!
或許元讓兄在軍事將領中有最好的農業知識,但畢竟不可能比過內政高手粱習國淵等人,這點小農業成就,既不足以為他在軍事領域挽回名聲,也與他的職業無關。而他幾次的帶兵記錄又是屢戰屢敗。曹操的英明在於,他看出瞭他在軍事方面的潛力根本不可與他弟弟夏侯淵可比,所以再也沒給他任何上前線機會浪費兵力,隻是礙於親戚的面,給他個高職空領工資而已。
不過上網一查,元讓兄的人氣還是很高的!這裡面有三個因素:一,遊戲中夏侯敦的造型不是英氣勃勃就是散發成熟男人的魅力,而且能力不弱。二,歷史上很多曹魏成員說他是魏國的“元功”。三,有一個明朝人曾經為夏侯敦惋惜,說元讓本是個不錯的將領,但可惜記載不詳細。
這三個因素中,遊戲一點避過不談,第二 點:眾大臣說他是“元功”,那是因為他的職位是軍職中最高的,聰明一點的人都不會在開國時期說皇帝親戚的壞話。第三點,不過是那明朝人自己心中幻想空發感嘆而已,因為他也根本找不出任何關於夏侯敦在軍中的威風記載。如果他有,那麼就會在感嘆之餘寫出夏侯敦在歷史中有什麼牛B表現。至於有人說,因為司馬傢掌權,夏侯敦作為曹操的親戚不太好寫實話,這點說不過去,為什麼夏侯淵和曹仁這些親戚就可以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