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3:50:08
花蕊夫人是宋朝初年最有名的女子,據說宋太祖和宋太宗兩兄弟曾經為瞭這個女人而大打出手,歷史上究竟有沒有這件事情呢?
本文圍繞花蕊夫人,講三則故事,由三則故事,思考下太祖晚年微妙的兄弟關系。
花蕊夫人本是後蜀國君孟昶的貴妃費氏,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一位兼具美貌和聰慧的奇女子,有詩形容“花不足以擬其色,蕊差堪狀其容”,道盡花蕊夫人的綽約風姿。後蜀亡國之際,孟昶投降,花蕊夫人寫詩一首,以明其悲:君王城上樹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千百年來,讓有識之士唏噓扼腕。
這位花蕊夫人來到汴梁之後,孟昶就莫名死亡,花蕊夫人也就歸瞭宋太祖。面對強權,一個弱女子實在沒有選擇的權利。太祖非常寵幸花蕊夫人,以至不理朝政,引起瞭很多人的不滿,而跳出來明確表示反對的是太祖之弟趙光義。
故事一,在蔡京之子蔡絳所著的《鐵圍山叢談》中記載,有一天晉王趙光義跟隨太祖打獵,花蕊夫人在一旁伺候,趙光義拉弓調弦,忽然轉身一箭射死花蕊夫人。
故事二,而在太宗朝名臣王旦之孫王鞏所著《聞見近錄》中記載瞭一個類似的故事,更為生動,隻是主角換成瞭金城夫人。不過,據《癸巳類稿》稱,孟蜀花蕊夫人,即宋金城夫人,這樣兩則故事就可以互為參考瞭。說有一天太祖兄弟二人在後苑喝酒、射箭,太祖親自倒瞭一大杯酒給趙光義,趙光義堅持不喝。太祖再次勸酒,趙光義環顧四周,說:“隻要金城夫人親自折一朵花來,我才喝酒。”太祖哈哈一笑,命夫人折花。趙光義隨即張弓搭箭,一箭射向金城夫人後背,當時就射死瞭。趙光義立刻下拜抱著太祖的腿大聲哭泣,說“陛下您剛剛擁有瞭天下,應該以社稷為重啊!”宋太祖竟然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喝酒射箭。
故事三,出自明末清初的張烺的《燼餘錄》,說自從花蕊夫人來到太祖身邊之後,太宗皇帝趙光義也頗為心動。有一天,太祖重病,半夜時分趙光義去看望兄長,叫瞭很多聲都沒有回應,趙光義就抓緊機會調戲花蕊夫人。太祖聽到聲音,醒瞭,一看氣的半死,抓起床頭的玉斧就扔過去。皇後和太子聽到聲音趕快來到。太祖已經氣息奄奄。趙光義急急忙忙回到自己府邸。那天晚上,太祖皇帝就駕崩瞭。
花蕊夫人擁有絕世的美貌和才華,其身世命運卻如此可悲可憐。之前遇上的孟昶也好,雖然寵愛花蕊夫人,可為人鄙薄,毫無建樹,之後遇上的趙匡胤,是一代人傑,卻毫無真情,看待花蕊夫人不過是玩物,即便花蕊夫人死在自己的面前,也毫不動容。
故事講述到這裡放佛就該結束瞭。可為何一代梟雄趙匡胤為何如此懦弱呢?這和他征戰一生的輝煌戰績,和杯酒釋兵權的為政之才,實在有些不符。而作為開創太平興國盛世的太宗皇帝為何做出如此輕率的行為呢?而花蕊夫人究竟在什麼時候死亡的呢?
讓我們結合歷史,細細品味,或許能接近歷史的真實。
當時的太祖皇帝已經五十歲,其弟趙光義38歲。其實在朝廷中也好,在軍中也好,自從趙匡胤登基之後,21歲的趙光義就逐漸成為僅次於趙匡胤的第二號核心人物。趙光義從主持發動陳橋兵變起,就已經取代趙匡胤成為軍中第一號人物。雖然在趙匡胤即位之後的十七年間,兄弟二人還算是和睦相處,趙光義也韜光養晦,表面上還是唯命是從。但是隨著年齡的長大,到瞭38歲的時候,羽翼已豐。已經離開軍隊十七年,高高在上的趙匡胤不知不覺被弟弟架空。而朝中第一重臣趙普,在不知不覺之中也投向瞭趙光義的懷抱。趙匡胤最後的幾年,幾次貶斥趙普,根本的原因,就是和趙光義走的太近。
至於調戲花蕊夫人,或許是趙光義色心偶起,可以理解。可作為38歲的成年人,作為一代君王趙光義,他的政治遠見是非凡的,絕對不會混同於凡人,隻因沖動而射死皇兄的妃子,更多的會是一種政治試探吧。看看面對自己的挑釁,兄長會有怎樣的態度。
趙匡胤面對心愛的女人被殺,為什麼沒有生氣?是趙匡胤心胸寬廣,不計較?不是。一者,趙光義這種行為,是符合朝廷道義,自己一旦處罰趙光義,必然被輿論和史官指責,趙光義反而落個好名聲;二者,或許是趙匡胤心中暗自記恨,不表現在臉上,以後找機會收拾你!三者,可能此時趙匡胤已經深深明白,朝政也好,軍隊也罷,早就掌握在趙光義手中,自己生氣也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