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中的三大疑團:鳳雛為何能與臥龍齊名

2016-08-13 13:58:54

  在三國歷史上,有那麼幾位特殊意義的人物悄悄地存在著,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身世和業績,對歷史發展變化產生過巨大的影響,而他們的本身卻像一個謎,在不知不覺間構成瞭三國中的幾個撲梭迷離的疑問,下面中國小編將為揭開三國歷史中的三大疑團:鳳雛為何能與臥龍齊名?  

  對於道號鳳雛的龐統,作為三國中著名的謀臣,他的智慧似乎應該與道號臥龍的諸葛亮等同。關於龐統,未等其在書中出現,其智慧的程度已經通過山林隱士司馬徽之口告訴給瞭大傢,所謂:臥龍鳳雛,得一人即可定天下。從而使劉備由此生出瞭求賢若渴的心情,也使讀者產生瞭極欲一領其才能的欲望。

  可以設想,如果司馬徽所言是真,也肯定是真,因為,他在其弟子臥龍未出山之時,便已算定其‘得其主而不得其時’,算得是那麼的準確;那麼,我們也肯定可以這樣推論:無論三國中是誰得到這位鳳雛先生,那麼統一天下的願望則不難實現。所以,當臥龍、風雛雙雙歸於劉備帳前的時候,我真的同關羽、張飛、趙雲們一樣,為劉備的統一事業有望而感到歡欣,因為,兩人得一人即可得天下,現在當世最具智慧的兩人全為劉備所得,那麼完成統一的心願一定不會落空。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當時劉備是這樣想的,關張趙等人肯定也是這樣想的。但是,這位被其老師推崇倍至,令世人羨慕不已的鳳雛先生實在是太令人失望瞭。縱觀整部三國,他那無限的智慧隻得到瞭極其可憐的體現,可稱兩大兩小,兩勝兩敗。  

  大勝者:赤壁之戰時,龐統單人過江獻連環之計,靠一片花言巧語使慣於用兵的曹操上瞭當,鐵鎖連舟,最終使曹兵大敗而歸,遂成就瞭周郎火燒赤壁的佳話;小勝者:投奔劉備之後,因其貌醜不為劉備所重,被派到耒陽縣充當縣令之職,因心有怨憤,酗酒百天不理政務,直到張飛到來方大顯其才,百日積案一日批完,遂得劉備重用,委以副軍師之職。

  除此之外,實在看不出這位鳳雛先生的智慧還能體現在哪裡?又有何資格與統率全軍克敵制勝的諸葛孔明齊名共列?在劉備手下,可以說龐統甚至得到瞭高於孔明的信任,因而,西取蜀中謀劃策略的重任便落在瞭鳳雛先生的身上,況且,憑著‘鳳雛’這塊金字招牌,憑著‘得一人即可得天下’的贊語,攻占西川應該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但是,真是可惜,鳳雛先生在劉備手下的表現實在是太令人失望瞭,同樣也是一小一大兩計,但兩計劃均告失敗。

  小敗者:鳳雛先生在劉備、劉璋涪城相會的時候,欲仿效鴻門之法,安排大將魏延席前舞劍,準備借機襲斬劉璋,結果被劉璋手下眾將識破,鬧得雙方眾將在席前鬥作一團,害得劉備好生無趣,幾乎無法收場,君臣二人差點鬧翻。大敗者,席間斬璋計劃失敗以後,鳳雛先生不聽諸葛亮的勸阻,一計不成又生二計,一廂情願地認為敵人七夕節必無準備,兵分兩路偷襲雒城,結果計策又被劉璋手下大將張任識破,伏兵於落鳳坡,不但使漢兵受到重大損失,自己也落瞭個萬箭穿身的下場,造成劉備兵困涪城進退無路的境地。

  至此,龐統在劉備手下副軍師的使命完成,大名鼎鼎的鳳雛從此落地。不容否認,在風雲變幻的戰場上,時刻都會出現意外情況,誰都有可能遇到挫折與失敗,這對於一般的謀士或將領來說極其正常,否則就不會有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教訓;但是,對於作為三國中智慧頂尖的鳳雛先生來說,卻絕對不應該也不可以犯如此低級的錯誤。所以,我隻能認為,龐統其實不過就是一位空有其名卻無其實的常人而已,稱其為‘鳳’則未必,視其為‘雛’倒是比較準確。

  以上就是三國歷史中的三大疑團,這幾位具有特殊意義的人物,如雲般飄然而來,又如風般悄然而逝,而真實的歷史又是怎樣,我們不得而知。

  》》》》相關文章推薦

  薦:三國歷史中的三大疑團:貂蟬最後的結果如何

  薦:三國歷史中的三大疑團:徐庶離開曹營後怎麼樣瞭

  薦:三國歷史中的三大疑團:鳳雛為何能與臥龍齊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