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4:06:03
為瞭進一步提高八旗軍隊的習武技能,清初諸帝還設立瞭善撲營、虎槍營、火器營等特殊兵種。專門演習摔跤、射箭、刺虎以及操演槍炮等。康熙初年,輔政大臣鰲拜專權跋扈,康熙帝就是借助一批年少有力,又善撲擊之戲的衛士,除掉權臣鰲拜。此後,正式設立相撲營。每當皇帝在西苑紫光閣賜宴蒙古藩王或親試武進士弓、馬、刀、石時,均由善撲營表演相撲、勇射,並為武進士預備弓、石。
火器營是隨著八旗軍隊中,鳥槍火炮的數量不斷增多而設置的。早在關外時,八旗軍隊就開始使用槍炮。被他們稱為“紅衣大炮”的火器,大多是從明軍手中繳獲的。幾十年後,康熙帝在平定三藩叛亂時,才發現庫存火炮的數量和質量,都已無法應付大規模的戰爭。當時清王朝中並無兵器專傢,康熙帝隻好任命在欽天監供職的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試制新炮。南懷仁不敢違命,運用在歐洲學到的全部物理、化學、機械等方面的知識,絞盡腦汁,設計並制成新型火炮三百二十門。康熙帝對南懷仁制炮一直十分關註,視新式武器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盧溝橋試炮時,親臨現場觀看。這次試炮非常成功,每門大炮的命中率都很高。康熙帝十分高興,當場賜新型火炮一個威風凜凜的名字:“神威無敵大將軍”,並在炮場賜宴八旗官員。康熙帝充分肯定南懷仁制炮的功績,解下自己的貂裘賞給南懷仁,又破格提拔這個外國傳教士為二品工部右侍郎。隨著戰爭的深入,槍炮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使用火器的士兵也越來越多,於是康熙帝將這批人組織起來,設立瞭火器營,共轄官兵近八千人。使用鳥槍火炮等較進步武器,無疑有促進在八旗軍隊中倡導尚武之風的作用。
盡管清初諸帝十分重視對子孫後代的騎射傳統教育,但驕奢淫逸的生活,承平安定的環境,卻使宗室王公的成績每況愈下。到乾隆年間,有不少王公貴族已不會講滿語,弓馬技術也很平常。乾隆帝對此十分惱怒,下令宗人府每月要考察宗室王公子弟一次,“若猶有不能講滿語,其在宗學者,著將宗人府王公等及教習一並治罪,其在傢讀書者,將伊父兄一並治罪。”對宗室王公,乾隆帝則親自指派皇子或禦前大臣主持,每季進行一次滿語和騎射的考試。乾隆帝時,特命在紫禁城中興建練習騎射的箭亭一座,並在箭亭、紫光閣及侍衛教場等練武場所刻石立碑,教育子孫後代永遠銘記嫻熟騎射、精通滿語的尚武傳統。
清朝皇帝重視武功騎射,是考慮到王朝社稷的命運;為瞭自身的安全,更重視宮廷的防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