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耳光為何引發的宮廷地動

2016-08-13 14:14:00

  大宋仁宗年間的一天,一貫勤政的仁宗連著三天無緣無故不上朝瞭。這讓大臣們都有點摸不到頭腦瞭。

  這天朝堂上,當仁宗的貼身太監閻文應再次宣告,萬歲有旨今日不議政完畢後,宰相呂夷簡走瞭出來,問道:“萬歲因何又不上朝?”閻文應苦著臉說:“這事你不該問我啊。”說完掉頭就要走。呂夷簡一把抓住閻文應喝道:“萬歲勤政仁德,從未無緣無故不上朝。可如今已經連續四天都不見萬歲,也沒有任何原由,老夫不問你問誰?”這話一出,其他大臣也都紛紛附和,頓時集體“圍觀閻文應”。閻文應吭哧瞭幾聲後,幾乎哭著說:“諸位大人,倘若諸位被夫人揍一耳光,臉上留下血印,不知諸位大人是否還能上朝面聖?”

  朝堂上一片安靜,還是呂夷簡率先反應過來,急切問道:“莫非是萬歲他,他……”閻文應眼淚下來瞭,也不回答,一個勁兒地搖頭嘆息,然後推開眾人,哭著走瞭。

  毫無疑問,仁宗挨皇後的耳光瞭。大臣們沒人吭聲。這說是國事吧?可分明是兩口子打架;說是傢事?可挨揍的人是皇上,鬧得都不理國政瞭。而且若摻和不好,“豬八戒照鏡子”算是好結果,弄不好人頭就落瞭地。

  “諸位大人,”呂夷簡打破瞭沉默,“不知誰能陪同老夫一起去,去……入宮上奏緊急朝政?”沒人吭聲。呂夷簡嘆瞭口氣,接著說:“既然如此,那老夫就獨去瞭。”

  不知呂夷簡上奏的是什麼緊急政務,第二天仁宗就上朝瞭,大臣們都偷偷的仔細瞅,可不,仁宗的臉蛋子上隱隱約約有兩條血印子,一看就是指甲劃的。

  “萬歲!臣有一事!”呂夷簡出班跪倒奏道,“臣的外侄,昨天突然向臣哭訴,其妻竟在好友面前悍然將外侄打得口鼻出血,故外侄想要休妻。臣一時也拿不定主意,所以特來請奏萬歲,是該休妻,還是不該呢?”

  所有大臣都明白呂夷簡奏這道雞毛蒜皮的小事是什麼用意,都支起耳朵聽。仁宗無精打采地說:“這是傢事,朕豈能亂斷。”

  呂夷簡說:“是,但臣外侄官任知府,如今為此事羞見同僚,已三天未處理政務,甚至想辭官。這就不是傢事瞭,故臣才請奏萬歲。”

  仁宗有點生氣瞭,喝道:“大膽呂夷簡,你這分明……分明……”說到這,仁宗“哎呀”一聲,就去捂臉。原來他剛才生氣時吹胡子瞪眼,忘瞭自己臉上那兩道血印子瞭。呂夷簡一瞅,頓時精神瞭起來,說:“萬歲為何痛苦呻吟?萬歲是天下之主,一舉一動都事關天下安危,萬歲可否明示?”

  仁宗指著呂夷簡,說:“你,你不是知道瞭嗎!還明知故問。”說完,站起身氣哼哼地走瞭。

  仁宗一走,群臣立刻圍住呂夷簡。原來仁親帝很寵愛後宮裡的楊美人,那天,仁宗正跟楊美人喝酒作樂,恰好郭皇後看見瞭。郭皇後醋意大,眼見老頭子喜歡別的女人,氣不打一處來,便呵斥楊美人:妖狐媚國。楊美人哪敢惹郭皇後,嚇哭瞭。仁宗心痛瞭,也覺得郭皇後太霸道,便好言安撫楊美人。仁宗這等於火上澆油。郭皇後的醋瓶子立刻打翻,過去就給瞭楊美人倆嘴巴子。哪知仁宗來瞭個“英雄救美”,結果非但沒攔著,反倒結結實實地挨瞭一嘴巴。

  群臣聽畢,有好幾位差點兒沒笑出聲來,折騰瞭半天是這麼回事,純屬“後宮艷史”。呂夷簡眼賊,看出來有些大臣的心思瞭,臉一沉說:“皇後本應母儀天下,安撫後宮,如今卻因皇後之過,使後宮之事讓萬歲心神大亂,無心處理朝政,若放任下去,後果不堪設想。難道各位以為是小事嗎?”

  群臣都嚴肅瞭起來,紛紛附和,最後呂夷簡提出:讓仁宗廢掉無德的皇後。在一片吵嚷聲中,中丞孔道輔突然一皺眉,冷冷地掃瞭眼呂夷簡,說:“呂大人,你昨日說,入宮上奏緊急朝政,今日卻突然在朝堂上奏些雞毛蒜皮的瑣事,莫非這就是大人所說的緊急朝政?下官有些糊塗瞭。”

  呂夷簡打量瞭兩眼孔道輔冷冷一笑說:“孔大人,你雖是孔夫子的後人,但老夫上奏什麼,也要向你匯報嗎?老夫看,你不是糊塗,而是想得太多瞭。”

  就這樣,第二天朝堂上,呂夷簡率先發炮,上奏“郭皇後無德,要求廢掉郭皇後”。許多大臣紛紛贊同。而孔道輔則強烈反對:後宮之事,是皇帝傢事,群臣不得妄議。更何況皇後並無大的失德之處,不該廢皇後。另一些大臣,表示支持孔道輔。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