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4:19:19
剩下的人越來越少,眼看就隻有曹植瞭。曹植字子建,自幼聰慧,10餘歲即誦讀詩、文、辭賦數十萬言,才華橫溢,落筆成文,出口成章。但是,曹丕也不差,少誦詩、論,及長而備五經、四部,《史》、《漢》、諸子百傢之言,靡不閉覽。兩人在文學方面的造詣都是很高的,從某些方面上來說,曹丕比曹植會的技能還要多些,曹丕六歲而知射,八歲而知騎,稍長又師從著名劍客學劍,這樣看來,曹丕更文武雙全。
但在建安十五年的“第一屆銅雀臺杯作文大賽中”,卻被曹植奪盡瞭風頭,曹植才思湧泉,援筆立成,賦文可觀,令眾人嘖嘖稱嘆,於是,父親曹操漸漸註重培養曹植。可惜,曹植不懂得父親的良苦用心,曹植“性簡易,不治威儀”,在和哥哥曹丕爭儲的過程中“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文帝禦之以術,矯情自飾”。性格上的缺陷讓曹植止步於寶座前。
說到底就是太隨性瞭,比如人傢客人大熱天來拜訪,自己先去洗個澡涼快下再出來接待,完全不考慮客人久等的心情,還有一次喝酒喝多瞭,飆車從司馬門出宮。當時司馬門屬於禁地,一般隻有天子才擁有進出的資格。曹植此舉,雖未必有不臣之心,但至少構成瞭大不敬之罪。曹操大怒,從此對曹植逐漸心存不滿。這麼率性而為的文藝青年,要是能遇到有手段的名士輔佐,或許能夠有所收斂。但是我們一比較曹植、曹丕麾下的軍師們,這實力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可惜他手下的謀士,諸如丁儀、楊修,都是些賣弄文采的書呆子,反觀曹丕,手下都是老臣吳質,這些人算盤打得多精啊,有老謀深算的輔佐之士加之略有心機的少主曹丕,分分鐘就能把曹植PK掉。這一次爭奪賽曹丕勝,曹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