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何要殺忠誠如狗的鰲拜?

2016-08-13 14:28:29

  鰲拜是康熙在剛登皇位時的輔政大臣之一,在順治年間,因其戰功赫赫被封公爵,號稱“滿洲第一勇士”。在康熙幼年時攝政朝堂,把握政權,權傾朝野,最後被康熙設計下在武英殿被擒。鰲拜被擒之後一直囚於監牢之中,直至老死。  

  鰲拜出身將門,是滿清初期時名臣,最後的結局卻是被擒囚禁到老死。一個名貫滿清朝野的人物,最後卻落得如此下場,不禁引人噓唏。那麼歷史上康熙因何原因要捉拿鰲拜?鰲拜真的想造反嗎?

  鰲拜是滿洲鑲黃旗人,姓爪爾佳氏。其伯父費英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佐命元勛。太祖時期費英東所在的蘇完部落相當強大,投附努爾哈赤大大增強瞭他的兵力,為統一東北女真各部作出重要貢獻。因此瓜爾佳氏在清建國初列為滿洲八大姓之一,可說是清初的強宗大族。鰲拜出生在這樣一個滿族貴族之傢,其先輩馳騁疆場,為大清朝立下瞭無數汗馬功勞,這對整拜有很深的影響。

  順治元年,在皇太極去世後堅決擁立其子為皇位繼承人,甚至不惜兵戎相見,最終幫福臨爭得皇位,被破格升任為一等昂邦章京。也正因如此,鰲拜與多爾袞結下瞭深深的仇怨,在多爾袞攝政期間,多次遭受殘酷打擊,三次論死。當年曾經一起盟誓的黃旗大臣此時早已分化瓦解,改變初衷轉而投靠多爾袞。皇太極既已去世,福臨也得以繼承皇位,鰲拜此時完全可以為謀求自己的個人利益而黨附多爾袞,這是古往今來在官場上司空見慣的事。但在鰲拜面對如此險惡處境,卻仍然不屈不撓,始終沒有迎合多爾袞。就此也能看得出,鰲拜作為清初一員驍將,其性格是梗直倔強、敢於抗爭的。他對故主皇太極是忠心耿耿,一片赤誠,而對順治也始終堅守臣節,稱得上是一個難得的忠義之臣。而在影視劇中,鰲拜常給人留下的總是性格暴戾,力大難制,把持朝綱,謀權篡位的大反派形象。

  康熙幼年繼位,一直都是鰲拜在左右輔佐攝政,很多軍國政治大事都是鰲拜在定奪做主。期間鰲拜勢力不斷壯大,朝廷黨羽眾多,此時康熙想收回政權是不可能的。所以康熙在私下自己培養的一批滿族貴族青年謀士和勇士,日夜苦練,捉拿鰲拜,助康熙奪回瞭政治主權,這也標志瞭滿清新時期的開始。

  縱觀鰲拜的一生,他是功臣,也是權臣。他曾為太宗、世祖兩代皇帝立下無數汗馬功勞,為大清初期統治作瞭重要貢獻。

  以上是對鰲拜為何被擒的相關內容簡述,本內容源自中國(www.lishi.com)原創文章,如有轉載,請說明出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