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4:33:44
我們大多人是通過《三國演義》去瞭解三國時期各位英雄事跡。在這歷史的畫卷中,《三國演義》七分史實,三分虛構、成功地塑造瞭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所以在大傢眼裡諸葛亮卻是最聰明,其實不然,三國中最聰明的人並非諸葛亮,那麼到底是誰?下面中國小編將解讀三國,盤點三國十大最有智慧的謀士。
三國最有智慧的謀士NO.10 徐庶(曹操的名士)
徐庶,字元直,潁州(今河南許昌)人。天下奇才,早年與諸葛亮,龐統同為好友。曾投劉表,後投劉備任謀士,幫助劉備接連打敗瞭曹操。後曹操的另一謀士程昱用計騙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因老母被曹操所騙自殺,
而痛恨曹操,終生沒有為曹操設一條計策。徐庶臨別劉備時,推薦瞭諸葛亮。
歷史評價
諸葛亮:“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若遠小嫌,難相違覆,曠闕損矣。違覆而得中,猶棄敝趫而獲珠玉。然人心苦不能盡,惟徐元直處茲不惑。又,董幼宰參署七年,事有不至,至於十反,來相啟告。茍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勤渠,有忠於國,則亮可以少過矣。”“昔初交州平,屢聞得失,後交元直,勤見啟誨。”
尹義尚:“徐元直西蜀之謀士,關雲長劉氏之驍將,須歸即遣,知叛弗追,今之與古,何其異趣?”
習鑿齒:“西望隆中,想臥龍之吟;東眺白沙,思鳳雛之聲;北臨樊墟,存鄧老之高;南眷城邑,懷羊公之風;縱目檀溪,念崔徐之友;肆睇魚梁,追二德之遠,未嘗不徘徊移日,惆悵極多,撫乘躊躇,慨爾而泣。曰若乃魏武之所置酒,孫堅之所隕斃,裴杜之故居,繁王之舊宅,遺事猶存,星列滿目。瑣瑣常流,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15]
羅貫中:“痛恨高賢不再逢,臨歧泣別兩情濃。片言卻似春雷震,能使南陽起臥龍。”
三國最有智慧的謀士NO.9 龐統(劉備的謀士)
龐統,出生於公元179年,是劉備帳下的謀士。字士元,襄陽(今湖北省襄樊)人。外號“鳳雛”先生,與諸葛亮齊名。劉備領荊州時,任龐統為耒陽縣令,在縣官位上不理縣事,後經諸葛亮、魯肅再三推薦,被劉備任為副謀士中良將。在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與劉備進取川中時,在卉縣(今四川省廣漢北)落鳳坡被劉璋手下名將張任用伏兵亂箭射死,死後追爵為關內侯。
歷史評價
陳壽: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於時荊、楚謂之高俊。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然不以德素稱也。儗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儔儷邪?
司馬徽:南州士之冠冕。德公誠知人,此實盛德也。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魯肅:龐士元非百裡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
楊戲《季漢輔臣贊》:謀士美至,雅氣曄曄,致命明主,忠情發臆,惟此義宗,亡身報德。
諸葛亮:龐統、廖立,楚之良才,當贊興世業者也。
三國最有智慧的謀士NO.8 荀彧(曹魏的謀臣)
荀彧出生於公元163年,字文若。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傢、戰略傢,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被稱為“王佐之才”。
荀彧在戰略方面為曹操規劃制定瞭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贊賞,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戰術方面曾面對呂佈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政治方面為曹操舉薦瞭鐘繇、荀攸、陳群、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歷史評價
何顒:“王佐才也。”“潁川荀彧,王佐之器。”
陳群:“荀文若、公達、休若、友若、仲豫,當今並無對。”
曹植:“如冰之清,如玉之絜,法而不威,和而不褻,百寮士庶,唏噓沾纓,機女投杼,農夫輟耕,輪給輒而不轉,馬悲鳴而倚衡。”
司馬懿:“書傳遠事,吾自耳目所從聞見,逮百數十年間,賢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三國最有智慧的謀士NO.7 陸遜(吳國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