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4:50:52
重慶談判,是蔣介石當時邀請毛澤東來重慶協商談判,就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對中國的發展進行會談。很多人疑惑,當時蔣介石為什麼放走毛澤東?下面中國小編就對這件事做出分析。
蔣介石為什麼放走毛澤東?
當時蔣介石邀請毛澤東進行談判,發出瞭3封電報。當時蔣介石對毛澤東來重慶的態度是“誠懇忍耐、拘留審判、授勛禮送”。
蔣最初決定的接待方針是“誠懇忍耐”。蔣介石聲稱要誠懇地接待毛澤東。蔣估計到時毛會提出其他的高要求,所以他說要忍耐。毛澤東到瞭重慶以後,中共提出的條件有些蔣介石是贊成的。比如第一條,中共表示要為實現三民主義而奮鬥;第二條,承認蔣委員長在全國的領導地位。 但是他不接受軍隊的改編數字。抗戰勝利以後,當時全國的軍隊編制是100個師,中共提出要48個師的編制,蔣介石覺得太多,稱頂多給你12個師。蔣介石在日記裡就是這麼說的。後來蔣介石作出退讓,表示可以給中共20個師的編制。中共還提出一個要求,即山西、陜西等5省的省政府要由中共來組織,天津等市的副市長由中共黨員來擔任。蔣介石認為毛要求太高,所以馬上轉變方針變成瞭“拘留審判”
當時蔣介石想扣押毛澤東,並在起訴中共的罪行,交給法庭審判。蔣介石的日子說道:“如果我不拘留毛澤東,不加以審判的話,我怎麼對得起死去的先烈。”但是他又擔心,如果把毛澤東拘留審判,美國和蘇聯不會贊成。美國大使赫爾利對毛澤東的安全作瞭保證的,並且親自到延安去迎接毛澤東。蔣估計反應最強烈的是蘇聯,可能會采取兩個行動,一是拒絕交還東北。抗戰勝利前夕,
蘇聯紅軍打敗瞭日本關東軍,占據著中國的東三省;二是蘇聯可能會從新疆過來打中國。蔣介石反復掂量,最後決定瞭新的方針。我概括成4個字:第一,“授勛”。抗戰勝利瞭,國民黨、國民政府給抗戰有功人員每人頒發一枚“抗日戰爭勝利勛章”。蔣介石決定給毛澤東也授一枚抗戰勝利勛章;第二“禮送”。在毛澤東離開重慶的時候,蔣介石派張自忠、陳誠為代表,客客氣氣地一直把毛澤東送回延安。這就是毛澤東在重慶停留的幾十天裡,蔣介石對他的3次態度轉變。
當然,按照蔣介石的想法,他放走毛澤東是希望能用這個方式來感動中共、感動毛澤東。但更重要的,我想是因為蔣介石擔心蘇聯和美國的反應。還有,蔣擔心中共的軍事力量。毛澤東去重慶之前是做瞭準備的,他告訴黨內同志:我到瞭重慶有可能會坐班房,也好,我可以借這個機會讀點書。毛還跟劉伯承、鄧小平講,你們給我好好地打,你們在戰場上打得越好,我在重慶就越安全。毛的佈置蔣介石當然不知道,但是中共已經擁有180多萬的軍事力量,這個蔣介石是明白的。如果把毛澤東扣下來,那不是逼著中共跟自己較量嗎?
當時放走毛澤都後,蔣介石在重慶林園官邸散步,他也考慮放人是否對錯?但他日子中寫到:毛澤東這個人陰陽怪氣,綿裡藏針,不好對付。後面又說:我料定毛這個人不能成事,他終究不可能逃出我的“一捂”。“一捂”是他的原話,也就是說蔣介石有這個準備,將來會用戰爭解決問題,毛最終不會逃出他的掌心(當時蔣介石有350多萬軍隊)。
以上是中國歷史網收集關於重慶談判蔣介石放走毛澤東的原因。想瞭解更多信息,請關註中國歷史網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