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是誰領導東吳軍隊把劉備打敗?

2016-08-13 14:53:11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劉備發兵攻打吳國的戰爭,據悉,在這次戰役中,劉備敗得非常的慘,那麼您知道夷陵之戰是誰領導東吳軍隊把劉備打敗的嗎?劉備這次為什麼會輸呢?以上問題將由小編一一為您解答。


劉備圖片

  夷陵之戰概況:

  戰役名稱夷陵之戰、彝陵之戰、猇亭之戰

  戰役時間蜀漢章武元年至章武二年(公元221年—222年)

  戰役雙方昭烈帝劉備(蜀漢)、都督陸遜(孫吳)

  兵力投入蜀漢:前鋒馮習、張南4萬,江北黃權5千,蠻兵沙摩柯數千,江南夷道2萬,劉備身邊1萬,共8萬多。孫吳:朱然江陵5千,北方潘璋數千,孫恒江南夷道數千,步騭荊南數千,陸遜身邊3萬,共5萬多。

  戰役趨勢劉備先勝後敗、陸遜先敗後勝

  戰役結果劉備大敗,3路撤回白帝城,黃權降魏。
  夷陵之戰經過:

  夷陵之戰,可以說是蜀漢由盛轉向衰弱的轉折點。首先,夷陵之戰不是蜀漢該不該打的問題,而是對於整個蜀漢戰略計劃來講,這場戰爭是一定要打,荊州一定要拿回來。至於普遍說這場戰爭是劉備為瞭報關羽之仇而發動的一場意氣戰爭,這恐怕是小說傢言,非一個政治傢的想法。

  荊州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戰略要地,諸葛亮在隆中為劉備作戰略規劃時也已經說得很清楚:“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這很明顯說明瞭,蜀漢今後是要保有荊州和益州兩州之地,等北方的曹魏政權出現什麼大亂,就兵分兩路,一路由漢中出兵,越過秦嶺,奪取長安。一路由荊州北上,兵鋒直指京都洛陽等重地。這樣就能使曹魏首尾不能相顧。而由於關羽的驕傲自負,至使荊州被東吳偷襲,落入他人之手。蜀漢就僅剩益州一州之地,更顯得國疲民弱瞭,隨時都有可能被消滅的危險。而且劉備也明白,單靠一路兵馬出秦川,是不可能消滅曹魏的,益州本來就是一個進去容易出來難的地方,它打防禦戰容易,要想出兵攻擊人傢,那是很困難的,這點從後來的諸葛亮六出祈山而不得寸土就可以看出來瞭。終於在公元221年7月對東吳發動瞭大規模的軍事戰爭。也就是史稱的夷陵之站或者是猇亭之戰。夷陵之戰的結果是以劉備大敗而告終。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夷陵之戰是陸遜領導東吳軍隊把劉備打敗的,想要瞭解更多夷陵之戰的內容,記得要常看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