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有什麼古遺址嗎?揭夏朝古遺址二裡頭遺址

2016-08-13 15:15:22

夏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王朝。據《竹書紀年》的記載推算,夏王朝存在的時間在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之間,有470多年的歷史,歷經17帝王。但是,由於流傳下來與關夏代有關的史料十分匱乏,所以歷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許多人懷疑。
那麼,有什麼根據可以證明我們歷史上實實在的確存在一個夏朝?這時就需要根據夏朝的遺址來考察夏朝是否真實存在瞭,但是,夏朝有什麼古遺址嗎?一起來看下夏朝的古遺址二裡頭遺址。

夏朝有什麼古遺址?

《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的夏代世系與《殷本紀》中記載的商代世系一樣明確,商代世系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得到證實,因此《史記·夏本紀》中所記的夏代世系被多數學者認為是可信的。這樣,在考古學傢對安陽殷墟、鄭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質文化遺存有瞭進一步認識的基礎上,提出瞭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課題,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質文化遺存,進而恢復夏代歷史。

夏朝的古遺址二裡頭遺址

夏朝沒有文字直接流傳下來,所以,長期以來對其瞭解還主要依賴古代文獻的記載,包括夏朝的國王、官吏、軍隊以及刑獄情況。現代以來,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區二裡頭村遺址中大型宮殿、墓葬以及許多青銅器的出土,則從一個側面揭示瞭作為新石器晚期部落聯盟夏國的政治經濟及社會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況有關夏代社會發展的情況,古代文獻記載既少,又多模糊不清。關於夏代的地下考古工作,還在繼續探索中。
古史學傢依據文獻資料,提出有兩個地區可能是夏人的活動地區:一個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縣和洛陽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遊地區。因為傳說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大多同這兩個地區有關。1959年開始“夏墟”調查,拉開瞭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來在豫西、晉南開展瞭一系列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標逐漸縮小。
多數學者認為:以偃師二裡頭遺址命名的“二裡頭文化”(包括二裡頭類型和東下馮類型)和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對象,並對夏文化問題發表瞭各種看法。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證據,學術界對哪種遺存是夏代文化還沒有形成共識。但是無論是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還是“二裡頭文化”,均已積累瞭相當豐富的資料,它為最終解決這個問題創造瞭很好的條件。
經過多年的調查和發掘,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等地,發現瞭一種介於河南龍山文化和鄭州二裡崗早商文化之間的文化遺存,以河南洛陽偃師二裡頭遺址的內涵較典型,稱為“二裡頭文化”。這一文化遺存的時間,據測定,約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屬於夏代紀年范圍內。當前,雖然還沒有足以確定它是夏代文化的直接證據,但所提供的豐富考古資料,有力地推動瞭探索夏代文化的工作。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