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2:46:57
聯想放出話來:“樂Phone賣不過iPhone就是失敗”,我倒是真的希望聯想在 完成瞭10幾年的馬拉松賽之後,也能跑贏這次百米沖刺。
最近正在閱讀蕭秋水送給我的稻盛和夫 《活法》這本書,結合最近看到幾篇文章,感覺人生的發展總是伴隨著時快時慢的節拍向前沖刺。
一、柳傳志與稻盛和夫的分歧
柳傳志 說,別把長跑當成瞭短跑。企業成長猶如跑步,1萬米要跑25圈,有的企業傢為瞭得到眼光 追逐,前5 圈拼命發力領跑,力氣很快用完,5圈之後便退瞭下來。
稻盛和夫的觀點則完全不同,他認為,做企業就應該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就該用百米賽的速度跑馬拉松,才有勝算的機會。
對於柳傳志的思想,大多數人比較熟悉。讓我們先請稻盛和夫說說他的想法:
1959年,京瓷是從一傢街道工廠起步的,與當時名聲遠揚的日本特殊陶業公司和日本電瓷瓶公司根本無法類比。與其相比,剛剛成立的京瓷公司幾乎可以說沒有 什麼能力。要縮短與這些優秀企業之間的巨大差距,要趕上並且超過它們,除瞭抱有異乎尋常的熱情,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之外,別無他法。
稻盛和夫和他的團隊一開始就齊心協力、日以繼夜拼命幹,不久,大傢都顯得筋疲力盡。雖然工作卓有成效,但是,這樣高強度的工作,體力上能吃得消嗎?能 長期堅持下去嗎?不僅員工有怨言,就是稻盛和夫自己,有時也覺得這樣極度的辛苦,恐怕難以為繼。
稻盛和夫這樣說:“我們的競爭對手,從二戰結束的1945年就著手經營。用馬拉松賽作比喻,我們是14年後才剛剛起跑。而且我們是沒有多大能耐的無名 小卒,如果用一般速度跑,我們將毫無勝算。今天,我們這樣拼命,能否堅持到底,我自己也不知道,但是,我們隻有用百米賽的速度來跑馬拉松全程,否則永遠追 不上他們。”“大傢會說,這樣蠻幹,身體會垮。說得沒錯,要用百米賽跑的速度,一口氣跑完42.195公裡馬拉松全程,當然不可能。但新手遲發又慢跑,就 毫無勝算。我們至少得盡力急起直追。”
“我就這樣說服瞭員工,自創業以來,始終全力疾馳,一刻不停,發展再發展。至今難忘公司股票上市時的情景,全體員工聚集在工廠空地上,我禁不住感動的 淚水,哽咽著說的一段話,記憶清晰,猶如昨日:‘以百米賽的速度跑馬拉松,或許中途會倒下,或許跑不動瞭落伍。大傢這麼講過,我也這麼想過。但是,與其參 加沒有勝算的比賽,不如一開始就全力以赴,即使堅持不長,也要挑戰一下。幸運的是,不知不覺中,我們居然適應瞭高速度,用這種高速一直跑到瞭今天。’”
稻盛和夫講的是“鬥志”,也就是始終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這樣,在強手如林的市場上才有脫穎而出的機會,如果你足夠幸運的話,還可以讓大傢逐漸適 應這樣的高速度,從追隨者變成為領導者。
而柳傳志說的則是“策略”:“你不能沒有策略地瞎跑,前5圈就耗盡瞭全部體力,然後退場。你應在體力尚存時,就想清楚後20圈怎麼跑,然後合理分配體 力,必要時,從路邊拿瓶水,喝一些,剩下的再澆在頭上。”
聯想是一個講策略的公司。從1984年創業開始算起到現在,剛好是25年,可以形象地說,柳傳志跑完瞭25圈,並把聯想帶上世界500強的領獎臺。
柳傳志說,剛開始時,我們也談不上戰略。“所謂‘貿工技’路線,是在1994、1995年才明確提出來的。剛開始時,我們選擇的路就是:先做貿易,學 會瞭解市場、積累資金。實際上,我們是先摸索,後總結。走到一定程度,才發現,原來走的是‘貿工技’路線。”
原來如此。聯想也是跑瞭10圈之後,才提出“貿工技”路線的。我們當然不能說聯想在前10圈就沒有策略,但如果我們重放聯想前10圈的過程,那似乎也 是手忙腳亂的。
總結柳傳志與稻盛和夫的思想,我們大致可以形成這樣幾個觀點:
1.創業初期,客戶第一,技術第二。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市場,最關鍵的是客戶,即便你是技術天才,客戶的需求也高過一切,要為客戶的利益“付出不亞於 任何人的努力”,否則你身後的“野狗”隨時會搶走你手中的骨頭。
2.創業中期,速度第一,完美第二。跑過幾圈後,你已大體熟悉瞭遊戲規則,就該制定自己的戰略和路線瞭,但是,別為瞭追求完美的戰略而喪失速度,一定 要在市場的“機會窗口”關閉之前形成足夠的勢能。這時期就像與狼共舞,除瞭鬥智鬥勇,你還得繼續跑,比原來更快地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