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6 23:31:07
既然滿足瞭欲望,他又為什麼如此自責?
那是意識(理智)在批評潛意識的莽撞無知,在數落它的不服管教,在埋怨它的不慎給自己帶來的壞影響——讓自己的人品受到質疑、破壞瞭自己的人際關系、讓自己在眾人心目中的形象蒙羞等等。
我們的“意識”如同傢長,“潛意識”則好比孩子。孩子淘氣闖瞭禍,傢長批評教育,孩子似懂非懂,但看到傢長的怒氣,會感到隱隱不安,那就是自責。
原來是潛意識惹的禍!那麼,如何馴服潛意識裡的這些“頑劣的孩子”?
首先,可以尋求成長式咨詢。
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將潛意識裡的“頑劣小孩”找出來,摸清他們如此想“攻擊”、想“被關註”的根源;諒解這些“淘氣小孩”的行為;學習采取成人的方式去實現這些欲求,最終從困擾中解放。
其次,在能夠去做成長咨詢前,怎麼辦呢?
我建議你可以在心中“劃出”一個小空間,做成一個小盒子,將自己和他人的秘密放進去。記住:加上鎖——最好是個醒目的大鎖!(雖屬想象,但務必“如實”完成)
然後,告訴自己:那是些隻能放在盒子裡的東西,一旦出來會傷人;現在鎖好瞭,放心瞭。
而後,一旦再有相關刺激出現,在覺察自己又想去觸碰那些秘密的時候,先讓那把醒目的大鎖在眼前晃晃,提醒自己:哦,對,鎖著呢!效果:降溫、醒腦、剎車。
一旦他人將秘密告訴你,就成瞭你的秘密。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保守秘密的人比透露秘密的人心理更健康。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你有你的秘密,我有我的秘密;我有權利不告訴你我的秘密,我也有權利拒絕你探聽我的秘密;對你的秘密,我可以選擇聽,也可以選擇不聽,這就是我們作為一個個人的界限。讓我們把握好這個界限,放開無謂的糾纏,彼此獨立,又彼此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