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現實才最有面子

2016-08-18 23:09:19

面子不僅影響到人們的消費方式,影響到“理財”,更重要的是,面子還影響到人們的職業生涯,甚至決定瞭一個人的命運。

放不下面子,甚至可以讓人失去江山。

你知道翻蓋手機為什麼在東北亞地區尤其是中國流行嗎?恐怕很少有人想到,原因之一是與中國人愛面子有關系。

面對翻蓋式手機尤其是韓國三星、中國的TCL的兇猛攻勢,直板式手機的集大成者諾基亞,直到2004年下半年才推出瞭翻蓋手機。西方的手機廠商不明白,為什麼翻蓋手機在中國流行,而在西方的接受程度卻非常低。

一位手機經銷商告訴記者,翻蓋式手機在開合時會發出一聲脆響,容易引起旁人的關註,所以“更有面子”。而中國人特別愛面子,“面子”這個詞在英語中根本就找不到對應的單詞。

中國人常說“人為一口氣,佛為一炷香”。不能“不給面子”,不能“扯破臉”,更不能“顏面掃地”。顯而易見,“面子”是國人交往中不可回避的“重中之重”。

面子不僅影響到人們的消費方式,影響到“理財”,更重要的是,面子還影響到人們的職業生涯,甚至決定瞭一個人的命運。

英雄自古愛面子

歷史上愛面子的英雄也很多。武松就是一個,隻不過他非常幸運,沒有受到面子的傷害,反而成瞭英雄。從而讓自己的“職業生涯”意想不到地出現瞭飛躍。

《水滸傳》中寫到武松上景陽岡打虎前有一段細節描寫:武松讀瞭印信榜文,方知有虎。欲待發步再回酒店裡來,尋思到:“我回去時,須吃他恥笑,不 是好漢,難以轉去。”想瞭一回,說道:“怕甚麼鳥!且隻顧上去,看怎地!”這個武松明知山有虎,卻因上山前跟店老板誇下海口,礙於面子,他選擇瞭繼續上 山。沒有想到的是,武松僥幸把虎打死,從而一舉成名,為他進入以後進入“宋江集團”攢夠瞭名聲。《水滸傳》的作者從中不經意地解構瞭男人的面子的雙向性: 其正面是,武松在明知山有虎的情況下,為瞭面子,性命也顧不瞭那麼多瞭,說明他把面子跟氣節一樣看得比性命還要重要、值錢;其反面是,武松在明知山有虎的 情況下,還要為瞭面子,不管生命的危險,按我們現代喜歡罵人的話是:你真他媽的犯賤!但是武松是幸運的,不可效仿。

男人為瞭面子寧願選擇死亡的例子有很多。古語中有句話:士可殺不可辱。在古代戰爭中,每位將士被俘虜後遭到敵人的戲弄時最喜歡說的正是“士可殺 不可辱”。你要麼就殺瞭我,要麼就不要玩我。如果你玩我,那麼我活著沒面子,還不如死去。俘虜們為瞭面子而選擇死亡,這種行為是高貴的,比什麼都值錢。

項羽的烏江自刎就是個為瞭面子而死的典型例子。他打瞭敗仗後跑到烏江,本來他是可以乘坐漁船逃回江東的,但他放棄瞭。因為他覺得“無顏見江東父 老”,沒有面子回去面對他的鄉親父老瞭,結果他選擇瞭自刎。他的死成全瞭他的面子,成全瞭一代梟雄的氣節,但是代價是自己的“皇帝生涯”就此結束,徹底輸 掉瞭江山。

面對現實才最有面子

安徽省婦聯婦女勞動力人才市場主任宛志英近來顯得很無奈。合肥經濟開發區德籍外商色斯先生要從該市場聘請一位會講英語的大學生做傢政,月薪2500元,宛主任奔波數日竟一無所獲。色斯先生很失望。

目前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寧肯在傢裡待著,也不願意從事一些類似傢政服務這樣的工作,因為這種工作看起來有些“低下”、沒有面子。對此,前程無憂獵 頭部總監張東揚對本刊記者說,“大學生剛剛畢業,做什麼工作都比沒有工作待在傢裡強。”張先生感嘆現在的獨生子女沒有工作照樣可以衣食無憂,而他年輕的時 候則自食其力,再差的工作也必須幹。

筆者在美國留學的朋友講述瞭這樣一個“面子對人的擇業影響”的故事。

邁克是耶魯大學的畢業生,他畢業時正趕上美國經濟蕭條,大批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就連邁克這樣以前備受歡迎的經濟管理專業的畢業生也大量過 剩。為瞭解決生計問題,邁克決定和幾位普通院校的畢業生一起去一傢小出租車公司應聘做出租車司機,並邀請大學同班同學一塊去應聘。但他的想法遭到瞭同學們 的恥笑,他們說:“我們可是耶魯大學的畢業生,怎能去做出租車司機那樣的工作?太沒面子瞭。”結果班裡隻有邁克一人做瞭出租車司機,其他都在盲目地尋找有 面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