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贏得別人的尊重

2016-08-18 23:12:10

記得從我很小的時候開始,母親就經常對我說,“要學會尊重別人。”慚愧得很,我在三十多歲的時候才發現之前根本就沒有真正聽懂母親的那句話——那句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話。三十多歲才懂,確實晚瞭點,但畢竟終究還是懂瞭,就算是幸運。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我實在搞不懂為什麼要尊重某些人;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我總是覺得我實在是找不到理由不去鄙視一些人,我甚至懷疑他們好像隻配被鄙視。直到某一天我突然發現自己幾乎鄙視身邊所有的人的那一瞬間,我想肯定是哪兒出錯瞭,因為不可能身邊所有的人都比我差。可是錯在哪兒呢?

我花瞭很長時間才搞清楚。

也許每個人都要經歷那個必須通過比較才能獲得安全感的階段—— 我更高,我更聰明,我更帥,我更漂亮, 我更有錢,我更有名,我更有能力,我更有魅力……而最終每個人都會發現自己不可能在每個方面都優於他人;甚至,隨著閱歷的豐富,痛苦地發現自己在更多的方 面並不優於他人,但是依然不肯放棄比較,於是開始更經常使用類似“盡管……但我更……”的句型來獲得自我安慰。曾經有首著名的歌曲叫“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 ”,某種意義上它之所以大受歡迎也是因為這種心理太過普遍。

無法擺脫無謂的比較,必須通過比較才能獲得安全感,是不成熟的重要表現之一。在 一個人不能夠擺脫比較的欲望之時,鄙視他人總是伴隨著巨大快感。我想每個人回想一下自己曾經撇著嘴說誰誰誰“傻逼”的時候都會同意那種難以描述的快感的存 在。大多數人甚至會被這種快感不斷地引誘,進而搜尋鄙視對象可能會成為他們生活中的頭等大事——盡管他們永遠都不願承認,抑或他們自己都沒想過為什麼要那 麼做。

從另外一個角度,輕易鄙視他人的習慣無非是一個簡單的邏輯錯誤作祟而已——以偏概全。同時起作用的還有另外一個人人都以為因太過簡單而自己絕對不會犯的邏輯錯誤——過早下結論

我在某一方面比你強並不一定意味著說我在所有方面都比你強,所以,僅僅因為我在某一方面比你強並不意味著說我有資格全方位鄙視你;反過來也一樣,我 某一方面比你差並不一定意味著說我在所有方面都比你差,所以,僅僅因為我在某一方面比你差並不意味著說我就應該被你全面鄙視,抑或我就應該全方位地自 卑……

擺脫自卑感,獲得安全感、優越感的欲望如此強烈,乃至於很多的時候我們被它弄瞎瞭雙眼。我們都傾向於隻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而自動忽視我們不想看到 的。於是,很多的時候並不是那些人真的應該被我們鄙視,事實上是我們不知不覺把更多的註意力集中在如何發現更多能使我們更加理直氣壯地鄙視他人的證據上而 已。

當我想明白瞭 自己的問題所在之後,就開始有意識地尋找那些我所鄙視的人的優點,甚至強迫自己暫時忽略他們的所有缺點。那一瞬間,我驚訝地發現他們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 比如,我發現一位曾經被我定義為腦殘的與我激烈爭辯過中醫問題的同事, 其實是個萬裡挑一的孝子,他並不是不知道一些基本的常識,隻不過他的父親正患重病,所以一方面病急亂投醫,另一方面他也真的希望能夠發生什麼奇跡而已。另 外一個幾乎被所有人都認為除瞭拍馬屁之外啥都不會的人,實際上是個流程管理高手,不聲不響就為整個公司削減瞭40%以上的成本,難怪老板要力排眾議地重用 他,而老板就是老板,一點都不傻……僅僅一小段時間裡我就被自己嚇壞瞭,因為僅僅一小段時間之前,我還像活在完全相反地另外一個世界裡。

並不是在所有人身上都能找到足夠的優點,但畢竟過去的我錯估瞭很多方面。於是我又花時間做瞭另外一件事情。把同事身上的所有缺點和優點都羅列在同一張紙上——有趣的是他們的優點需要我花更多的時間去尋找,我很懷疑要是我的名字在這張紙上,而這張紙是另外一個人在寫的話,那麼他是不是也一樣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才能找到我的優點?

進而,我在每個優缺點邊上做標記——這個優點抑或缺點與我和他之間的工作或者協作有沒有關系?有關系的話,究竟有多大的關系?當時覺得遺憾而現在卻 覺得毫不奇怪的是,我發現那人身上大多數我所定義的缺點其實跟工作一點關系都沒有,但顯然過去我被這些事實上無關緊要的缺點弄瞎瞭眼睛,進而一點都看不到 那些實際上至關緊要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