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說:從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開始

2016-09-11 11:01:10

尼采獻給人類的不隻是一種新的哲學,也不僅是一首詩或者一段警句,還是一種新的信仰、新的希望。

《超譯尼采:從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開始》一書,由日本學者白取春彥編譯。白取春彥曾在德國柏林大學研究哲學、宗教和文學,並出版過多本關於哲學與宗教的解說著作,文風淺白易懂,頗受好評。

《超譯尼采》在日本問世以來,銷量已突破120萬冊;登陸中國臺灣後,也在臺灣地區廣受好評,長期盤踞誠品書店暢銷榜。本次引入大陸,特地選擇20世紀最負盛名、魯迅最為推崇的版畫大師麥綏萊勒的作品作插畫,簡潔、單純、粗獷和富於變化,與本書內容相得益彰。

本書分為“己”“喜”“生”“心”“友”“世”“人”“愛”“知”“美”十篇,用簡短精煉的話語,對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出瞭方向性總結,對人生的態度、價值觀、世界觀都有獨到的分析,尤其對人性、心理的刻畫,更是入木三分。

體會尼采不為人知的塵世智慧

尼采之所以留名後世,是因為他那敏銳的洞察力。不同於康德和黑格爾的文體宏大,尼采多是以熱情文思綴成的短句與短文,充滿尼采式的魅力,例如:“人類的肉體存在著莫大的理性,還有稱為精神的小理性。”如此大膽的想法,確實帶有藝術般迷人魅力。若是像康德那般耿直的哲學傢,肯定會論述自己這麼說的理由,但尼采隻是輕描淡寫地丟出一個發想而已,就這點來說,比起哲學傢的頭銜,他更像藝術傢。

作為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尼采往往給人留下孤高、厭世的印象,其實他熱愛生命,有著不屈的靈魂和昂然的意志,他的諸多名言能夠撥動現代人的心弦,引人奮發向上。本書通過對尼采思想的通俗化演繹,帶你領略尼采那不為人知的塵世智慧,開啟睿智一生。

跨越愁緒,舒緩壓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其實,尼采的哲學觀點沒有那麼艱澀難懂,隻要試著閱讀一下,就能感受到一股莫名的興奮感。尼采說:“一切從尊敬一事無成、毫無成就的自己開始,永遠不要舍棄靈魂中那個心高氣傲的英雄。”讀尼采,可以跨越青春期的愁緒紛擾、憂鬱時代的重重危機,尋找到內心強大的自己。

通過連接尼采和現世的我們,希望能在這個憂鬱時代,憑借智慧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羅盤。

尼采說:
從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開始。
永遠不要舍棄靈魂中那個心高氣傲的英雄。
除瞭神之外,隻有哲學傢能建構一個強大的內心給你!

這本《超譯尼采:從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開始》,是由日本尼采研究專傢白取春彥編譯的, 主要針對的是學生、20歲左右青年、需要排遣壓力的現代人、哲學愛好者,教我們如何排遣壓力,跨越青春期的愁緒紛擾,傳遞一種正能量,同時書中還贈送瞭老樹畫畫精美日歷。

1.《人性的,太人性的》:不要隻在乎名聲

世人都很好奇別人如何評價自己。希望給別人留下好印象,覺得自己很偉大,更看重自己。其實不必在意別人的評價,那隻有百害而無一利。
為什麼呢?因為人總是會做出錯誤的評價,所以很難從別人口中得到令人滿意的答案,失望也就成瞭理所當然的事。為瞭不讓自己有生不完的氣,絕對不能在乎自己的名聲,也不能在意別人的評價。否則你就會安於“部長”“社長”“老師”這些頭銜,渾然不知自己成瞭別人的眼中釘。

2.《曙光》:別在疲憊不堪時反省自己

也許你是在工作結束後反省自己,或是一天結束時回顧省思。這麼一來,你就會註意到自己和別人的缺點,氣自己的無能,憎恨別人,心情反而更鬱悶。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你不是在冷靜地反省自己,隻是身心疲累罷瞭。
疲累時進行反省,隻會讓自己掉進鬱悶的陷阱中。所以疲累時不該省思回顧,更不該寫日記。
當你熱衷於某件事,或是心情愉快時,是不可能回顧省思的。因為當你覺得自己不中用或是憎恨別人,表示身心處於疲累狀態,這時候就該好好休息。

3.《漂泊者及其影子》:睡眠是最好的調節方法

當你情緒低落,對一切感到厭煩,做什麼都提不起勁時,該怎麼做才能提振精神呢?
賭博?參加宗教活動?做時下流行的芳香療法?吃維生素?旅行?喝酒?
這些方法都比不上飽餐一頓,好好地睡一覺來得有用,而且要睡得比平常久一點。
當你醒來時,就會發現自己煥然一新,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