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不驚人死不休(134)這就是我的立場,我隻能如此
2016-08-09 22:12:30
智慧: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楊萬裡《桂源鋪》我從很年輕時就開始寫小說,但一直不知自己為什麼要寫,寫的是些什麼。直到大約十年前,我在美國讀《孟子》,深刻地體驗到孟子的全部學說來自於一種推己及人的態度,這時才猛省到,人在寫作時,總免不瞭要推己及人。有關人的內心生活,所有人都知道一個例子,就是自己。以自己的品行推論他人,就是以一個個案推論無限總體。在統計上可以證明這是很不可靠的做法,但是先賢就這樣做瞭。自己這樣想瞭,就希望人同此心,這種願望雖不合理,卻是不可避免。一個個案雖不能得到可靠的推論,但是可以成立為假設。這是因為要做出假設,可以一個個案都沒有,雖然多數假設都受到瞭一個個案的啟迪。——王小波這大概是我和普通人的第一個不同:當我一旦意識到我要做一些無法回避的工作時候,我會立即為這項工作找到多元化的目標,從而使得這些本來對自己的生命是一種浪費的時間變成很重要的積累期。——秋葉和一個人緣特好的師兄吃飯,我向他請教溝通的技巧,他回答:“真正會聊天的人,並不是「說的話特別有意思」,而是「說的話讓對方很容易接下去」。” 我聽得一個勁兒猛點頭……——@小野妹子學吐槽情義可以拿來賣錢,好像中國人很重情義。其實不然,說穿瞭,就是規則不值錢。規則似乎很多,但大傢都視規則為無物,不重視明規則,隻重視潛規則,拿不值錢的東西套現點在潛規則中居於重要地位的“人情”也就不足為奇瞭。如果紀律嚴明,你把規則打瞭折扣,賣給某人一個“人情價”你就死翹翹,或者讓你失業,你還敢不敢?所以人情價歸根結底來源於無風險。——易水寒瘋子在朋友圈分享瞭《致匠心》,分享理由是短片中的一句話,“人生很多東西都急不得,你得等它自然熟”,反反復復看瞭三次,印象最深的一段話是,“專註做點東西,至少對得起光陰歲月,其他的就留給時間去說吧”。倘若執著於“同一個世界,同一種三觀”,我們會更偏執,更歧視他人,更容易受刻板印象影響,甚至會連無辜受害者都開始責備——“如果他們不那麼做,就不會遇到災難”,殊不知,這種想法隻是我們為瞭消除不確定性,而硬給世界安上的虛幻秩序與因果。在中國,笑是奢侈品。寵辱不驚、不茍言笑,是中國人長年修來的生存哲學。“君子不重則不威”,如果你天生就長瞭一副苦大仇深的石膏臉,再加上患有咽喉炎,不愛吭聲,隻要背手來幾聲厲咳,旁人便猜:這人,城府深,後臺大。柏楊說:中國人所以笑臉少,可能是百年來戰亂頻仍,哭的時候多,依生物學“用進廢退”的定律,以致想笑都笑不出。對於我所擁有的、不想放棄的,它們不是我的累贅,它們陪伴我,給我溫暖。如果有一天,沒有瞭,我也不會難過,是緣盡瞭。斷舍離,是指相關的人、事、物對自己形成困擾的時候。而且,斷舍離也有其藝術,可以益於他人。——蕭秋水:享受你所有,享受你所無你呆在那兒,你以為你隻是在看書,其實你是在看著並影響著你的世界;你走在路上,你以為你在看世界,其實你隻是看到瞭色彩、聽到瞭聲音。讀書與不讀書,你的世界差別會很大。
觀點:
盡管矽谷對阿裡巴巴在中國的成功及其短期所積聚的大量資本表示敬意,但就自己所在的核心市場的潛在競爭而言,在目前及可預見將來,美國技術界將把阿裡巴巴視同無物。與騰訊和百度一樣,阿裡巴巴的出名以及利潤的獲得都是在中國,阿裡在美國展開業務將是截然不同的故事。——《財富》據統計二戰期間有二百八十萬的猶太人,慘遭德國納粹如滅族般屠殺,也有許多的統計數字要遠遠超過此,但不管真實數據為何,它也隻是個數字而已,若不深入去瞭解這背後的每個人每個故事,那麼這段史實終將被塵封、終將被遺忘。每個人都能牢記這些故事,記得在這世上,曾有人被這樣迫害過,隻因為自己不能改變的族裔,或不願改變的信仰,而像螻蟻一般被殺害。——有人曾說過“錯誤的歷史最怕重演,會重演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失去記憶。”如果說人與禽獸之別在於人有仁心,那麼僧與俗人之別就在於僧有戒律,再與時俱進也不能丟棄。出傢人之不被尊重,多半與人們認為他們不守戒律有關——也難免是誤會。表現之一,就是貪財。出傢人花錢未必少,廟裡也未必不缺錢。隻要不是出於貪欲,而是為瞭自度度人,就無可非議。一說出傢就羞於談錢,不也是妄念執著嗎?——遊有方希望所有人,無論是被組織調查的高官,還是涉嫌敲詐的記者,無論達官顯貴,還是市井走卒,無論誰,觸犯法律,再小的罪,都該受到懲罰。同時,不管犯天大的罪,也都能享受法律允許的救濟,規則允許的權益,能請到律師,能看見傢屬。往小瞭說,這是程序正義,往大瞭說,也是依法治國。——@林楚方大饑荒時代的幾千萬人命被說成探索性錯誤,這些人要補的是良知、真誠,這些無知無恥者,應該到夾皮溝懺悔。中國是不是設立一塊實驗地,一切回到50年代末,餓著他們,凍著他們,時刻讓他們學語錄,靈魂深處爆發革命,餓著肚子跳忠字舞。大傢參觀,以資鼓勵。讓他們求什麼得到什麼。——@葉檀星雲大師被浙大邀請,令很多崇尚科學的理工男嚴重不滿,甚至批評貶低浙大。我覺得不必,因為科學主要作用於客觀世界的真偽判斷,不能直接作用於主觀世界的善惡判斷和美醜判斷,遠遠不是科學這一門學問能包打天下的。而且,宗教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應該從歷史的視角全面看待。——@奧卡姆剃刀去實現什麼理想夢想,那多累人多折磨人啊!而且風險還很大,何必呢?柴米油鹽,歲月靜好,那不是挺好的嗎?但是當你連這些都無法擁的時候,窮得隻剩下理想瞭,你就知道它的存在是多麼的有意義,多麼珍貴,還會慶幸你現在還擁有它,有足夠的理由去捍衛它,苦海明燈啊!——卡提拉壟斷地位是靠構築進入門檻來保護的,除非有關的進入門檻是因政府管制而形成,否則要不是天生,要不就是後天通過技術進步(這裡的技術不僅僅是指科學技術,也包括管理技術)而形成。天生的獨一無二的東西(如美麗的風景、豐富的礦藏、精準的眼光、漂亮的外貌、感染他人的人格魅力……)當然是值錢的,所謂的壟斷利潤其實是用於回報這些獨一無二的東西的租值。——李俊慧為什麼化學不分中化西化?物理不分中物西物?武器也不分中武西武,隻有醫學分中醫西醫?科學隻有古代和現代,落後與先進,錯誤與正確之分。中西方都有古醫術和現代醫術,把“古醫”叫“中醫”本來就是錯誤,對錯之爭被混淆成中西之爭,你說科學,他扯文化。建議取消”中醫“的分類,讓醫學公平競爭。中醫隻應是中國醫學,現代中國醫學也是中醫,中國醫生用現代方法治病也該是中醫。而不是等同於草藥和古代理論。既然要扯上愛國,那麼就更該讓中醫現代化,如果還是靠經驗古法不靠物理化學,那再過一千年,我們還是搞不懂為什麼吃這些草或紮上幾針就能治病,還在以“祖傳秘方”為榮。——@今何在在我眼裡孟加拉窮人銀行,和我們的地下錢莊是一回事,隻不過一個有合法地位,另外一個沒有合法地位,其他都一樣。我在為它們的合法地位而呼籲,希望它們盡快地能夠獲得合法的地位,能夠盡快地獲得生存的空間,能夠為中國經濟的發展,為中國的就業做出更大的貢獻。——許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