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8 11:00:19
聽她說著,我默默地打開音樂,給她聽,讓她回到現實中來。
6.
她現在要靠拐杖和助行器才能行走。
目測三個月後可以丟掉。
她急,醫生讓鍛煉,訓練回復,她不是練得太多就是太少。
我和峰哥都在,峰哥告訴她別急別急,尊重身體恢復的規律。
她想學現在年輕人的玩意兒,又因為眼睛不好,用著也不順,總是說學不會,羨慕。
我說你別急,媽!想學都能學會。實在不會也沒啥,看看電視劇,出去玩玩。
是啊,媽媽。你慢慢來。
不怕,不慌。變成小孩也不要緊。
有我們呢。
作者:郭小果,簡書作者,領英自媒體簽約作者,公眾號:郭小果兒(guotangtime)
點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就像《孩子,你慢慢來》,不是孩子沒有耐心,而是父母心裡有太多的恐懼,也是怕落後瞭別人,所以現在最熱的是“寶貝,向前沖”,如果孩子慢一點,那言語就像鞭子,恨不得馬力全開。
我不知道孩子過於早熟,小小年紀就像個大人一樣是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但我還是希望看到孩子應該像個孩子一樣天真無邪、自由快樂,也許再在慢一點,但能擁有一顆熱愛生活,保持樂觀積極的心,那麼對孩子一生是非常有益的吧。
那,當我們老瞭,想快也快不瞭的時候,思維變得遲鈍,手腳不再靈便,我們是否能坦然接受呢?我想隻有當背後有瞭支撐,我們才會安心吧。
不要忘記這些過去的記憶,因為這些記憶,會跟著我們的人生,一生一世,隻不過,它們不再像我們兒時那麼的明顯。
小的時候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是有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也是必要的。
老的時候你一定要說:“媽媽你慢慢來”,可是任何時候,你都不能再“放手”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