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7 11:00:20
祁同偉並沒有犯什麼錯,相反那時的他是一位品學兼優、前途光明的漢大政法系的碩士。
但這位權貴階層的大小姐就這麼一任性,就這麼輕輕的向她的父親說一句話,耍一下性子的力量,就將這位品行良好的青年的大好前途葬送在瞭一個望不到頭的窮山溝裡。
所以說,祁同偉的悲劇,也是你,是我,是我們每一個底層階級的悲劇。
你無法確定你的一生是否會因為某個大人物隨意的一句話、一陣情緒、一點兒不滿,就被葬送或者覆滅。
而這種權貴的力量,任憑你奮鬥一生,任憑你如何努力,你都無法翻身。相反你的這些努力,還會在那些權貴的眼中是不體面的,是骯臟的。
因此祁同偉悲劇的本質,是社會階層的固化,和平民上升通道的無望。
以上。
作者風墟,心理咨詢師,個人微信號接收付費咨詢:lianjizhe1874
微博:風墟eternity 微信公眾號:煉己者 id:fengxuwake
點評:九層之上,猶有高臺。九淵之下,猶有溝瀆。一個人能看得多遠,對人世理解有多深,決定瞭一個人生活的態度。階層不是制約格局的最主要原因,窮人也有可能有大格局,富人也有可能格局小,歷史上也有很多出生寒門的人有大格局、幹瞭大事業。祁同偉悲劇的本質,是思想的固化,傢庭出身隻是限制格局的因素之一,並不是絕對因素,最主要的還是看自身,自身的眼界,自身的見識,自身的胸襟,不要被自身的階級固化思想,同時想要進一步走向上一階層,靠的不是對上層的曲意逢迎和阿諛奉承,而是應該學習比你高一階層的人們的思維方式,為人處事,眼界見識,摒棄的不是下一階層的身份和外衣,摒棄的應該是下一階層的思維和陋習,隻有這樣才是真正打破階級的固化。
BBC紀錄片《人生七年》證實瞭這個現象,他們用49年跟蹤瞭一群不同階層的孩子,最後揭露瞭一個殘酷事實:窮人的孩子絕大部分仍然是窮人,富人的孩子絕大部分仍然是富人,階層在代際間得到瞭傳承。但無論階層怎麼固化,總有5%的窮人可以突圍而出。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稀缺”導致的窮人思維。何謂稀缺心態?就是“越是稀缺什麼,就越是在意什麼”。
長期處於稀缺狀態的窮人,會被稀缺心態消耗大量帶寬,其判斷力和認知能力會因過於關註眼前問題而大大降低,而沒有多餘帶寬來考慮投資和長遠發展事宜。稀缺心態會嚴重影響認知判斷能力,認知判斷能力大幅下降會導致短視。也就是說,一個人窮著窮著,就會變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