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條魚

2017-04-18 11:00:15

你要明白,那些大佬和你最大的差別就是認知層面的差別。

王健林說:我定一個小目標,1個億。你當段子看瞭,別人可是說真的。

而認知的本質就是做決定,人和人一旦產生認知差別,就會做出完全不一樣的決定。比如治國拿瞭接待煙,是由他當時的認知層面決定的,他認為這個好煙父親沒有抽過,而小胖不拿並不是說他道德層面有多高尚,而是中華煙對於他來說沒有吸引力。而也是這個決定,讓老總對治國非常反感。

因此升級你的認知,不斷地學習、瞭解,去反思,懷著空杯心態,放下恐懼並且接受改變你才能實現階層的躍升。

所以我非常贊同傅盛說的這句話:

人與人的差異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大,與其說智商的差異,毋寧說思維的差異。我們生活在一個處處不公平的世界,我們無法改變這個世界的規則,無法改變自己的過去,但至少可以改變我們面對這個世界的心態,改變自己對於過去的看法,用一種新的思維模式,重新面對這個世界。

但當昨天看到帖子裡這句話時,我又有點慌瞭:

加入瞭父輩,祖輩的能力,背景,見識後,原子這個自身能力和小東差不多同學,立馬在起跑線被甩瞭幾條街。

的確,我們能改變自身的認知能力,但是父輩和祖輩的能力,背景,見識卻是無法改變的。我們能做的還是不斷地修煉自己。如果原子當初能早點明白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話,並且堅持不要那麼早要孩子,就不會過得那麼淒慘瞭。歸根結底還是原子和雙方的父母還處於縣城和農村的認知上,戀愛,結婚,生孩子,越快越好。

我還是相信人是可以扼住命運的咽喉的。就像劉媛媛的那次演講《寒門貴子》裡說的:命運的手掌裡有漏網之魚,傢境不好並沒有斬斷一個人成功的所有可能。如果你是一條魚,那麼我們就要做那一條漏網之魚。

文末最後兩個提醒確實非常值得思考。

我覺得人在踏出校門走向社會的時候,真的有必要精心考慮一下自己的傢庭環境,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條件來好好想想自己應該找份什麼樣的工作,一個人也許一輩子兩件事最重要。

第一:找一份工作,一份待遇較好,或者發展前景不錯的工作。工作是你以後的立腳點,是你保證基本生活無憂的物質來源。當初劉備投奔瞭n多人後,借瞭荊州才開始瞭他匡扶漢室的夢想,毛澤東也是找到井岡山這個地方才得以實施農村包圍城市最後解放全國的偉業。

第二:是選擇一個正確的他或者她結婚。婚姻更多的是考慮價值交換,愛情可以浪漫,可以卿卿我我,可以不考慮很多東西,婚姻就不行瞭。也說婚姻是給漫長的餘生找個合夥人,這個說法簡直再合適不過瞭。找不到對你傢庭事業有幫助的,但至少不能找拖你後腿,消耗你能量的人結婚。

點評:當看到有人把一篇被傳爛的文章讀出新意,用更好的觀點去思考,開闊視野,我就特別的興奮。文章要表達的東西會過時,會有局限,但我們的思維不能固化,固化也就無法進步,也就是這篇文章裡說的,如果我們把時間放長瞭,重新審視當初的決定,那麼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不一樣的世界。一旦洞察,我們就不用采取對立的態度,而是可以因勢利導,盡可創造許許多多的神奇之物。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臺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際,非一士之智也。鬼谷縱橫曰:“故靜固志意,神歸其舍,則威覆盛矣,威覆盛,則內實堅,內實堅,則莫當。”當形勢對我們不利時,我們必須千方百計地涵養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的修養素質和技能更加強大,才可以扭轉乾坤。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