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36:28
廣讀書,有利於拓寬自己的思維領域,但對於技術,需要在大的技術背景下找到自己做事的意義,然後深入的鉆研,才能有所出路。也隻有在一個方面做深瞭,在其他領域也就有瞭底氣。不然什麼都隻是泛泛隨意,那麼現實對我們也會很隨意。前途漫長,需要不斷努力。
書於北京 十二月
點評:上帝讓鳥兒都有蟲吃,但祂不會把蟲子放在鳥巢裡。
擴展閱讀:——選擇的智慧
文/riset
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哈默雷特王子面臨的抉擇。盡管這種逼仄的兩難困境在日常生活中很難遇到,但蕓蕓眾生的人生之路同樣是由一個個選擇組成的。正確還是錯誤?這不僅是人們在做出選擇之前要仔細思量的問題,更是科學傢們關註的課題。
美國西北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傢亞當·格林斯基發現,和流感病毒一樣,錯誤的選擇同樣也能傳染。在他看來,多次非理性地跌入同一條河中,是人類根深蒂固的特點。比如在綿綿熊市中,不斷補倉以貪圖低成本的小散戶,心中總抱著有朝一日卷土重來的美好期望,而不忍心割肉斬倉。殊不知,這部分對於拋盤空方如同雪中送炭的接盤資金,是小散們很長時間也難以挽回的“沉沒成本”。而這一場景隻是人類非理性選擇的一小部分而已,如何避免沉沒成本的悲劇重現,有時候聽沒有利益沖突的局外人的明智意見似乎是個好辦法。
格林斯基和同事招募瞭若幹大學生志願者,讓他們代替一位此前從未謀面的人(實際上,這個人完全是科學傢虛構出來的)進行決策。在介紹完這位神秘人的背景身份後,根據志願者的感受,將他們分為兩組,一組自認為和神秘人有點所謂的關系——比如出生年月相同或是同年入學,一組則沒有絲毫的聯系。結果發現,在一項虛擬的競標投資遊戲中,前者損失本金的可能性比後者要高出60%。
格林斯基還將他的研究結果與如今的金融危機聯系在一起。以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面對危機時作出的選擇為例,他指出,企業如果想挽回錯誤決策造成的惡果,需要完全不想幹的局外人來力挽狂瀾。比如通用雇傭的新CEO是浸淫業界已久的局內人,而福特則從飛機制造公司波音挖來瞭艾倫·穆拉利。現在的分析人士都認為,福特的復蘇速度要比通用快很多。
不過並不是每種選擇都如此簡單,有時候選擇的結果正確與否往往要很多年後才看得到。迷茫地站在一個選擇的當口時,或許弗洛伊德的“大事靠直覺,小事靠理性”和李開復的“跟隨我心”能夠幫到我們。這就是所謂的直覺選擇,就如同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一般,一切分析、反饋、判斷、決策的過程都融化為最簡單也最復雜的直覺。
事實上,心理學傢在研究中也觀察到瞭直覺選擇的優勢。消費者在選購大件商品(例如買房和買車)時,如何進行選擇才能挑到滿意商品?荷蘭科學傢發現瞭有趣的研究結果。在一項選車測試中,80名參與研究的受試學生都瀏覽瞭4種車的詳細資料。在做出選擇之前,要求一部分學生完成4分鐘的字謎遊戲,而另一部分則需要對自己的選擇進行同樣時間的深思熟慮。字謎遊戲可以占據人的註意力,使其無法為選車而分神,因此最後隻能依據直覺進行選擇。選擇結果經統計發現,直覺做出的選擇結果更優,也更能讓自己滿意。
當然,決不能將抓鬮與直覺選擇等而論之,靈光一閃的背後其實蘊含著選擇人自身的經驗總結、知識積累以及分析能力的結晶。在直覺選擇的經典案例微軟收購hotmail的談判中,創始人薩伯爾巴蒂亞利用冷靜的頭腦、聰明的創意以及印第安的文化背景,憑借自己的直覺定下瞭4億美元的價格。最終,在1997年的新年之夜,他成功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