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不驚人死不休(109)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2016-08-13 16:39:43

智慧:
    你的靈魂食物是什麼?——愛與無盡的感謝看一個人,要從多個角度來看,吸取對自己有益的部分。不棄若敝屣,不奉若神明。佛說,“生命在於一呼一吸之間”。修禪的本義,也是在於生活中,吃飯與睡覺,都是修行。紫陌紅塵,一程過客,我是一個在滾滾鬧市中隱居修行的人。——秋水:生活,簡簡單單每個人都有一個覺醒期,但覺醒的早晚決定個人的命運。——路遙有人說:幸福的人都沉默。百思不得其解,問一友人,對方淡然自若地答:因為幸福從不比較,若與人相比,隻會覺得自己處境悲涼。 ——梁文道該忘記的早就忘記,該留下的永遠留下。答應我,忍住你的痛苦,不發一言,穿過這整座城市。——海子《太陽和野花》從自己的過失中吸取教訓是聰明,從別人的過失中吸取教訓是智慧。處順事之境愈宜靜,處逆事之境愈宜忍,處至急之事愈宜緩,處至大之事愈宜平。人不快樂的原因就是把自己關在一個跑不掉的地方。 ——陳文茜大師們不給你任何思想武器,而是給瞭你一種精神力量,讓你忽略外界的一切,而活在自己的認知體系中,大師們是把培訓當成買賣來做的,隻不過他賣出的產品不是智慧,而是每個學員的自我感悟,然後他讓你相信這些感悟都是在他智慧啟發下的產物而已。真有價值的培訓,不能求速成,不能隻傳播符合某些人需要的概念和信仰。要鼓勵人們質疑和求學諸方,這是求智之道;還要能讓人質疑之後,轉向自己內心,養成沉思的習慣,這才是啟發智慧。培訓當然可以啟發別人的智慧,但質疑是追求真理的唯一途徑。——秋葉看不慣他人不等於他人就有錯,或許是自己的看法或出發點有問題,這種情況需要自我反思。
觀點:
    小成靠勤奮,大成靠機遇。——雷軍願我愛國傢,原國傢愛我,原國傢愛我靈魂不死者我!——李叔同“貨通天下、匯通天下”是中國幾千年很多商業大亨的最高追求,商業祖師爺陶朱公都沒敢這麼想,紅頂商人胡雪巖和明朝巨富沈萬三沒有達到這個高度,晉商喬致庸差一點達到但最終失敗。現在馬雲要做的就是前人所沒有做到的事情,借助阿裡龐大的電商生態體系,馬雲達成瞭“貨通天下”的目標,現在阿裡金融體系早已經天時地利與人和(政策支持,市場成熟,不缺資金和人才),是時候做一個再造阿裡甚至比現在的阿裡還要大的事業瞭--匯通天下。——月光:控股天弘基金 阿裡無銀行之名行銀行之實不要以為你給麥大勞,肯一基的優惠券寫過廣告你就可以用鼻孔看人瞭,那不是因為廣告牛逼,而是品牌偉大而已。 創業者一般做不起那種看上去很美的高端大氣上檔次4A廣告,所以應該走低調內涵接地氣的路線。廣告的核心不是誰來寫,而是寫給誰。——@暴風牛魔王:牛逼體與大便體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品牌,它一定要在能力范圍內提供最優質的產品。你可以賺錢,你可以定高價,但是你的產品要值這個價。——微知:凡客回歸單品商城還能堅持多久中國的小鎮為什麼看起來難受呢?第一,建起來瞭長得都一樣;第二,過一段時間就臟亂差瞭;第三,沒有產業,很多人沒法就業,小鎮的財政維持不住;第四,很多人幹一段時間就跑瞭,又進來一批新的人,始終沒有在根本上解決建設問題。——劉曉光一個真實例子是我那每天逛菜場的母親大人,上個月她跟我說:“雖然看瞭很多科普,可我怎麼覺得還是不太樂意買轉基因呢……”“如果是不太吸收鎘的轉基因大米,或者價格便宜許多的轉基因三文魚呢?”“買!”她當機立斷地答。——遊識猷:疑慮是天性,傾聽是理性靈衣玉佩,一陰一陽,羅生堂下,秋蘭長生。最是那一襲紫衣嬌俏,撩人心魂;最是那一雙紫眸迷魅,攝人心魄。在《秦時明月》TV版動畫中擄獲瞭萬千秦迷芳心的“女神”級超人氣角色——少司命,此次在《秦時明月3D電影龍騰萬裡》中,更是以“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的傾城之姿“殺”回來啦!雖然少司命還是一如既往給人高貴冷艷、淡漠無情的感覺,卻怎麼也掩藏不瞭她少女的嬌媚,一顰一蹙,楚楚動人。——一起期待《秦時明月3D電影龍騰萬裡》
思辨:
    央視記者采訪我,我說:采訪你們也不播。答:會播。問:什麼是愛國?答:努力批評政府的一切錯誤,以讓這個國傢中的人民生活的更好,享有更多的權利和自由。問:怎麼證明愛的深度?答:批評的越重,愛的越深。放欲政府濫用權力的,恰恰是最不愛國的行為。結果,沒播。——@任志強目前中國人對咖啡的理解是:品位,裝逼。我不知道這種印象是從哪裡來的,可能咖啡館裡的裝飾比較講究,可能是進咖啡館裡的人都人模狗樣,可能是咖啡的價位相對較高,常人消費不起,可能是介紹咖啡的書籍都帶著欣賞玩味的氣質……所以就有瞭周立波的“大蒜咖啡論”。——三表叔:咖啡從唐慧到張晶,我一直沒法輸出廉價的同情。也許是對各種弄虛作假的厭惡超過瞭簡單的底層同情,而且,我認為純正的感情應當不含同情,同情是一種高高在上的藐視,真悲憫真正派,應當是助他們自強,而不是縱他們自欺。——@彭曉蕓善良是一種聰明,而愚蠢也是一種惡。你不知道怎麼把事情做好,不知道怎麼讓人好過,或者你明明知道別人會受傷,卻不采取任何方式去解救,那就是一種醜惡。@徐小平:十年前,跟一個朋友慨嘆“失去的投資機會”。朋友說:同樣大機會就在眼下,看你能否抓住。十年前,騰訊還沒有上市、上市後股票就幾塊錢,而現在快四百瞭!所謂機會,在眼下叫“風險”,事後叫“後悔”。//@rickwang02:這種理由隻能蒙小孩子,10年前,銀行一堆壞帳,騰訊要賣身?國傢信譽都不值錢。這幫人天天這麼坑社會青年?微博的一大弊病在於,你可以分分鐘拉黑與你持不同立場、不同角度的反駁者,也可以隨時取關那些異領域、異次元的傳播者,於是你身旁的人與你的相似度越來越高,你聽到的幾乎都是另一個自己的聲音,最終使你形成“我們這群人才最酷”“我們的價值觀最給力”的錯覺。看看我身邊的有些小夥伴們,實在是有些覺得別人的善良是理所應當,不但不做任何感激,得寸進尺的行為實在讓人受不瞭。其實很多小事應該也可以算入這種行列,記得好久以前看過的一個例子:室友每天去打開水都會順帶著幫另一個人打瞭,某天這位同學忘記瞭幫她打水,她居然能夠生氣不理。這是典型的把別人的好當作瞭理所當然,甚至是一種責任,這種錯誤的認知態度多少會影響一個人的智商與思維空間。——逗號季羨林說過這樣一句話,“根據我的觀察,壞人,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一樣,是並不知道自己是壞人的,是毒物的。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 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願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隻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也就說,惡人作惡基本是他(她)的本能,他(她)年輕的時候如此,老瞭還如此。如果你看到一個老人在作惡,那不是老人在作惡,而是作惡的人已經老瞭。——易水寒:老人作惡這個世界有四種人:1、創建自己生命品質的人;2、擔心別人怎樣看怎樣說的人;3、看別人生活的人;4、不曾努力,隻抱怨和發泄不滿的人。你用時間來做什麼,你就成為什麼人。少年時你不敢折騰,害怕涉世不深栽瞭跟頭。後來你不著急折騰,覺得青春正好,有無限未來可期。再後來你不想折騰,擔心沒捉住鳳凰卻放飛瞭麻雀。再後來你不願折騰,覺得天色已晚,不如繼續深一腳淺一腳迷糊著趕路。中國人的處世哲學就是不折騰。不滿,不情願,不快樂,不折騰但是窩囊忍耐著過完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