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56:26
1 - 2 - 3 - 4 - 5 -Buzz(不可以說6。)- 7 - 8 - 9 - 10 - 11 - Buzz(不可以說12,因為是6的倍數。)- 13 - 14 - Buzz(不可以說15,因為1+5=6。)- Buzz(不可以說16,因為裡面有6。)- 17 -Buzz(18是6的倍數。)
我們也可以換另一種玩法,例如不讓學生說質數。看到學生在輪到自己的時候絞盡腦汁思考的模樣,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你會看見他在心裡默默運用著四則運算的規則,然後說出數字或用Buzz代替,這個時候其他30多名學生會安靜地等著。他專心在算,而大傢也都給予尊重,因為每個人都遇到過這種狀況。當學生最後說出“91”的時候,我問全班同學他為什麼不用Buzz來代替。學生們回答:13×7=91。這個回答在我聽來就像音樂般美妙。這個遊戲帶來的歡笑和興奮感受,以及讓學生們學到的許多事情,都是做練習題無法達到的。
瑪西·庫克(Mercy Cook)
如果你知道瑪西?庫克是誰,那麼你應該已經知道她是協助學生理解數字方面的天才。她的確就像廣告上所說的那麼棒。
不熟悉瑪西的父母和老師可以上她的網站www.marcycookmath.com看看,你們不會失望的。
我在20多年前的一次教職員發展會議中遇見瑪西,因為她,我在協助孩子理解數學的方法上有瞭改變。我用她發明的兩種方法使數學課更有趣、更不嚇人,而且更有意義。
心算暖身
不少老師羨慕第56號教室在轉換上課科目時很流暢,我們一點都不浪費時間。我們班的數學課一定從心算開始,同時搭配使用瑪西在她網站上大力推薦的“數字磚”,這麼一來,從其他科目轉換到數學課的過程就會順暢許多。每一個數字磚都是一英寸見方的方塊,上面分別印著數字1到9。從0到9的一整組數字磚要一美元。我在很久以前就買瞭35套給學生使用,讓他們用密封袋收好放在抽屜裡。
在語法課結束時,我要學生把作業收起來。在他們收作業的同時,我們宣佈一個心算題。這麼做就抓住瞭孩子的註意力。他們一邊聽問題,一邊安靜地把語法作業收起來,並且把數字磚拿出來放在桌上。宣佈心算熱身題的優點是讓全班一同參與。解出答案時,每個學生都會選出他認為對的數字磚,高高舉起。我沒有叫任何人回答問題,所以沒有人必須站在聚光燈下,也不會有伴隨尷尬而來的恐懼。看著全班學生高舉著答案,我馬上就知道誰已經會瞭,而誰需要協助。幼稚園學數數兒的小孩可以玩這個遊戲,學三角函數的初中生也可以用它來找餘弦。
雷夫:好,孩子們,每個人心裡想著7(他們照做瞭)。
乘以4(孩子們默默地想著28)。
加倍(56)。
減50(6)。
給我看答案。
學生們立刻把6的數字磚拿起來。
我很喜歡把其他主題加到心算遊戲裡。我們想要孩子們知道的數字是那麼多。
雷夫:從美國的州數開始(50)。
加上一打(他們現在想著62)。
減去最高法院的法官人數(孩子們減去9得到53)。
加上半個月的周數(有兩周,現在孩子們得到55)。
除以11,然後給我看答案。
每個學生都把5舉起來。孩子們能在腦中牢記這麼多的訊息真讓我感到驚訝。
雷夫:從一加侖有幾品脫開始(8)
加上棒球賽的局數(17)
乘以厘米之於毫米的倍數(170)
減去美國參議員總人數(70)
減去半打(64)
給我看平方根。
數字8閃電般快速出現。
在學年結束之前,我班上的學生學會瞭公制單位、分數,以及各種幫助我們記憶科學、歷史以及文學的數字。這個簡單的小遊戲幫孩子們熱身,讓他們開心又充滿活力。在專註於當天要學的技巧之前,他們已經充分做好瞭學習的準備。
我見過優秀的老師們利用這個遊戲加強學生對幾何和三角函數、元素周期表,以及美國歷史中重要日期的記憶。它玩起來簡單,花的時間也不多,而且讓孩子們樂在其中。許多學生也會自己玩這個遊戲,並替全班設計問題。
顯然,數學題和遊戲隻是個開始。我將在後面的章節討論更多進階的思考技巧。但重要的事情要先做:孩子如果想未來持續在數學這一科有好的表現,就必須真正愛上數字。就像閱讀一樣,優秀的孩子在任何時間都找得到數學的樂趣。數學不是周一到周五早上9點半發生的事情,它每時每刻都在我們身邊。
最近,孩子們和我訪問瞭芝加哥,為某個商業團體表演莎士比亞的作品。他們想要到硬石餐廳(Hard Rock Cafe)小吃一頓,這是本班的一項傳統。我們利用排演的休息時間冒著風雪從飯店步行至安大略大道(Ontario Avenue)上的餐廳。孩子們很愛一邊用餐,一邊看著店裡那些仿佛訴說著流行音樂歷史的各項紀念品、心裡默默祈禱著老師會去買T恤送給大傢。侍者到我們這桌來服務的時候,我剛好去上洗手間。他見到一群孩子上門,就去拿蠟筆和菜單給他們著色。當他回來的時候,孩子們咯咯地笑著解釋說,侍者不需要在他們等待上菜的時候提供娛樂方式,因為他們可以自得其樂。我回來的時候,孩子們正精力充沛地玩著Buzz遊戲,而侍者就坐在我的位置上,玩得比孩子們還起勁。他對我說:“真希望我讀五年級的時候也有人這樣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