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2:00:14
專業小偷的秘密
“讓我們感到興奮的一個新的研究成果是關於眼動的,它是我們與魔術師阿波羅·羅賓斯(Apolo Robbins)合作完成的。”馬丁內斯-康德說。
阿波羅·羅賓斯被稱為“紳士小偷”,能夠神不知鬼不覺地把觀眾隨身攜帶的物品偷出來。他曾當著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的面從特勤人員身上偷到東西,這段表演一經公開,便有數個執法部門來向他咨詢其偷竊技術。
馬可尼等人註意到,羅賓斯能夠用手部不同的運動——主要分為曲線運動和直線運動兩種——來不同程度地誤導觀眾。在實驗室裡,馬可尼等人用儀器監測觀眾們看羅 賓斯不同運動時的眼動情況,發現人們對於兩種不同的運動確實做出兩種不同的眼動。在某些狀況下,曲線運動比直線運動更加容易誤導人們的註意力。
羅賓斯在接受“偷竊訓練”的時候,就被教授如何在不同的現場狀況下通過手的運動來控制“目標”(或者說“受害人”)的註意力。如果他需要目標的註意力跟著他的手走,他的手就做曲線運動;如果他需要把目標的註意力從一點迅速調到另一點,那麼他的手就做快速的直線運動。
對於科學傢來說,這些效果的神經科學基礎仍然是未知的。但是他們對此有一些猜測。這裡很可能涉及到兩個與眼動有關的概念,一個叫做“眼跳”,一個叫做“平滑追隨”。
眼跳指的是視線焦點從一點迅速跳躍到另一點。眼睛的這種運動對於我們看清眼前的環境非常關鍵,因為在任意一個時刻,我們的眼睛都隻能分辨出鎖眼大小的區域的細節,我們視野中其他99.9%的面積其實都是模糊的。
“你之所以沒有感到你視野的99.9%都是垃圾,就是歸因於眼跳。”馬可尼解釋說,“你的眼睛一直像嗑藥的蜂鳥那樣跳動。你的大腦處理掉運動中的模糊部分,並將每次定影所獲得的少量信息整合在一起,以便向你呈現出一個細節豐富、影像穩定的畫面。”
平滑追隨是眼睛沿著連續的路徑運動,其間不經停頓或顫動。平滑追隨僅僅發生在眼睛追蹤移動物體的情況下,而且這種運動無法被偽裝出來。有時電影演員用眼睛追隨一個並不存在的物體,然後後期特效將這個移動的物體加入畫面,但在觀眾看來,演員的眼睛看起來就是很不自然。
馬可尼等人猜測,曲線運動會讓目標的眼動系統進入一個長時間追蹤魔術師的手的運動軌跡的狀態,乃是因為人腦不善於預測曲線的終點,於是人眼隻好一直跟隨著運動的物體。假如羅賓斯的手是以直線運動,那麼人腦很容易預測終點的方向,於是眼睛就可以以跳動的方式運動。
當目標的註意力集中於羅賓斯曲線運動的手時,他們便沒有足夠的精力去註意羅賓斯正在進行偷竊的另一隻手瞭。事實上,羅賓斯發現,當他使用這種曲線運動的花招 去偷竊時,他隻能偷到那些預先知道他要偷竊的人的物品。正因為這些人預知羅賓斯的目的,他們就更加被那曲線運動的手所吸引而無暇他顧瞭。
《比薩斜塔》。將兩張完全相同的比薩斜塔圖片並列,看到的卻似乎是傾斜程度不同的兩個塔。這個效果來自人對深度的錯覺。 (南方周末資料圖片)
為什麼就是看不見
“人們以為他們可以同時做多件事情。但事實是不能。”馬可尼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有人以為他們可以邊織毛衣邊看電視,但他們真正在做的是,一會兒把註意力放在電視上,一會兒把註意力放在織毛衣上,註意力頻繁轉換而已。”
從事魔術表演26年的劉謙在引導註意力方面也積累瞭許多經驗。“與劃弧線、劃直線類似的東西還有很多。”他說,“比如抬一手、降一手,伸一手、縮一手,動手不動肩膀,很多這方面的東西,所有這些都是為瞭造成你的註意力的轉移。不是視線的轉移,是註意力的轉移。”
“就對註意力的掌控來說,魔術師是超越很多心理學傢的。”劉謙繼續說,“就是因為魔術師可以做到這一點,給一般的社會大眾一種錯覺,覺得魔術師的手好快,‘為什麼我看都看不到’。其實不是快到你看不到,而是你的註意力被引導瞭。這就是魔術師一直在試著要去做到的事情。”
麻省理工Edward Adelson設計的視覺差異圖,你能看出A方格和B方格的灰度是相同的嗎? (南方周末資料圖片)
馬可尼等人把註意力的焦點叫做“註意中心”(spotlight),人們以為自己知道周圍在發生什麼,但實際上任何時刻,你都像是處在黑暗劇場中的觀眾,你 看到的隻是聚光燈打亮的那一小片區域。你的大腦會自動忽略掉95%正在發生的事情。劉謙所說的“不是視線的轉移,是註意力的轉移”,其實就是魔術師對註意 中心的引導,觀眾的視線並沒有改變,變的隻是註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