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矯正狗狗的這些不良行為習慣
狗狗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由於一些原因,有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比如出現亂咬的行為,當出現這些情況時,作為鏟屎官該如何正確引導狗狗呢?
圖自:網絡
1 、因為興奮而出現亂咬行為
很多主人都知道,狗狗在玩得興奮時最容易亂咬。如何教育狗狗,讓它改變這一行為值得主人思考。怎樣才能讓狗狗一聽到主人的指令就馬上安靜下來呢?
降低狗狗興奮度,首先要杜絕在遊戲或剛剛見面時的親熱過程。主人可以通過具體行為讓狗狗明白,一旦興奮時亂咬,遊戲就會停止下來。
但要註意訓練方法,盲目地在狗狗興奮時大聲呵斥或責打狗狗,反而會激起它的逆反心。
圖自:網絡
2 、狗狗被禁止跳上沙發而出現亂咬行為
傢庭中,很多狗狗都喜歡待在沙發上,如果你不能制止這種行為,至少應該讓狗狗明白“上來”和“下去”的指令。
如果主人坐在沙發上發出指令,狗狗就聽話地上來或者下去,可以杜絕主人禁止狗狗上沙發時被狗狗咬到的意外。
在幼犬時,主人需要用手勢和指令讓狗狗熟悉這個訓練。如果狗狗能在幼犬時期學會指令,長大後就不會出現因禁止上沙發而發脾氣,以亂咬表示不滿情緒的行為。
圖自:網絡
3 、當抱起狗狗時出現亂咬
狗狗被抱起時可能認為自己被剝奪瞭自由。
主人抱起狗狗的方式是問題的關鍵,像約克夏這樣的小型犬,如果抱起方式錯誤會導致狗狗突然亂咬主人,這是由恐懼所導致。
教狗狗熟悉被主人抱起。主人可以一邊說“抱抱”,一邊從狗狗腹部將它抱起。當狗狗習慣瞭主人的動作後就可以很輕易抱起狗狗瞭。
在狗狗幼年時進行訓練可以更有效制止狗狗咬人的惡習。
圖自:網絡
4 、有人經過或靠近時出現亂咬
主人應該主動分析導致狗狗緊張的原因和生活環境。
很多傢養狗狗尤其是牧羊犬等工作犬,因為喂養經歷和犬種的特點,會有較強的領地意識和敏感度。當其他人靠近或者經過它們的領地或者休息地時,它們出於本能會產生緊張情緒。
當然,也有一些狗狗會緊張亂咬是因為經歷過“壞人”的恐嚇或欺負。所以,如果你的狗狗因為緊張和害怕而出現咬人的行為,你就要考慮它的生活環境或者休息的場地是否合理。
要讓狗狗在人較少的地方休息,這樣它才能安心地睡覺。如果沒有這樣的條件,可以先在人較多的時間段將狗狗帶進房間,讓狗狗慢慢地練習熟悉環境和外界人群。
圖自:網絡
矯正狗狗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也一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主人有極強的耐心。但是,隻要鏟屎官們瞭解瞭正確的方式,慢慢的引導狗狗,我相信,狗子們也一定會徹底改變的。
文章來源:寵物世界雜志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