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歷史與馴養
貓科動物和傢貓
世界的許多角落如森林、叢林、草地、高山和熱帶草原都有貓科動物的蹤跡。它們喜歡獨居的生活方式,對生存環境有特定的要求,如大的活動空間、充足的獵物以及撫育幼貓所需的安全的、健康的生活空間。
多數種類的野生貓科動物和傢貓都有許多相似之處,如體長長於體高、有起平衡作用的長尾巴以及可回縮的爪子等。無論是在您傢床腳打呼嚕的傢貓,還是在高高的樹上睡覺的非洲豹以及棲息在北美內華達山懸崖邊的美洲豹,都非常相似。
所有的貓科動物都是完全的食肉動物,善於打獵。雖然,獵物的種類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自己親自獵食食物。和野犬或傢犬不同,貓不是食腐動物。野狗會吃其他動物的獵物,偷吃過期的已部分腐敗的屍體或者垃圾。而大多數的貓更喜歡自己獵食。傢貓則喜歡吃新鮮的食物,很少吃剩食,因此很少出現因食入變質食品而導致的食物中毒現象。這正是貓的養生之道,傢貓仍然沿襲瞭其原始祖先的其他一些行為特點。即使主人準備好瞭一日三餐,它們仍喜歡獵食自己的食物。貓常常會溜出大廳,向角落偷看,然後悄悄接近食物,如魚,然後突然襲擊。在玩耍的時候,貓最喜歡一些模仿打獵行為的遊戲。
貓的馴養
貓雖不像其他傢養動物,如狗和馬那樣能夠完成我們人類交給它們的任務,但它能用自己的方式做有益於人類的事:捕捉鼠類。由於鼠類會損壞大量食物、攜帶寄生蟲、傳播疾病等,因此對貓捕捉害鼠的行為應給予獎勵。
古埃及人崇拜貓,貓被看作是神聖之物而被保護、溺愛和膜拜。
某些要人去世之後,他的貓也一起隨葬,墳墓裡設有通氣孔和秘密通道,他們認為如果貓能找到出路,那麼就表示幕主人的魂靈已得到升華。
不幸的是,古埃及人對貓的崇拜並沒有傳播到世界的其他地方。
在世界上的某些地區,尤其是在中世紀的歐洲,人們將貓和巫婆聯系起來,認為貓會帶來晦氣,因此一見到貓就要將其殺掉。人們也因此受到瞭懲罰,沒有瞭這些捕鼠能手,鼠類迅速繁殖,給大部分歐洲地區和西亞帶來瞭瘟疫——黑死病。
值得慶幸的是,今天貓又成為人們的寵物和伴侶。醫學研究證明:養貓有益於健康。養貓者承受生活壓力的能力要比那些不養任何寵物的人強,他們的血壓正常,嚴重外傷或患病後恢復較快。
不要認為貓不需要我們人類,相反,貓同其他寵物一樣需要我們的感情和呵護,但是貓還具有我們所欣賞的獨立性的氣質。它們需要我們但不會使我們變得貧窮,它們愛我們又不至於使我們變得神經質,它們以其獨特的神秘和優雅長久地吸引著人類。當看到一隻嬌小可愛的貓躺在您的長沙發上時,誰會忍心丟棄它呢!
-
2
-
4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