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吃老鼠,是因為身體缺少必須的元素
貓已經被人類馴化瞭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現在,貓成為瞭全世界傢庭中極為廣泛的寵物。研究表明,貓不吃老鼠,夜視能力就會有所下降,會長期喪失夜間活動的能力。德國海德堡大學有一份研究稱老鼠體內有一種牛黃酸的物質,可以增強生物的夜視能力,而貓體內不能自己合成該物質,隻能通過吃老鼠進行補充。
貓的身體分為頭、頸、軀幹、四肢和尾五部分,大多數全身披毛,少數為無毛貓。貓的趾底有脂肪質肉墊,因而行走無聲。捕鼠時不會驚跑鼠,趾端生有銳利的爪。爪能夠縮進和伸出。貓在休息和行走時爪縮進去,捕鼠時伸出來,以免在行走時發出聲響,防止爪被磨鈍。貓的前肢有五指,後肢有四指。貓的牙齒分為門齒、犬齒和臼齒。犬齒特別發達,尖銳如錐,適於咬死捕到的鼠類,臼齒的咀嚼面有尖銳的突起,適於把肉嚼碎;門齒不發達。貓行動敏捷,善跳躍。它獵食小鳥、兔子、老鼠、魚等。貓之所以喜愛吃魚和老鼠,是因為貓是夜行動物,為瞭在夜間能看清事物,需要大量的牛磺酸,而老鼠和魚的體內就含牛磺酸,所以貓不僅僅是因為喜歡吃魚和老鼠而吃,還因為自己的需要所以才吃。
其實貓咪在白天的視力比人類差很多,但由於貓眼有異乎尋常的收集光線能力,加上它那高性能的聽力及驚人的集中力,故貓咪在黑夜中也能視物,甚至可說光線越暗貓咪看得越清楚。貓之所以能在黑暗視物,是由於它具有發達的眼角膜,其彎曲的晶狀體比人類的大得多,因此晶狀體的角膜位置相比地離視網膜近些,為瞭使光線精確聚焦,兩者的曲度增大瞭,能搜集的光線當然多瞭。
貓的眼球比人的短而圓些,視野角度比人眼更寬闊。貓的瞳孔可以隨光線強弱而擴大或收閉,在強光下,貓眼的瞳孔可以收縮成一條線,而在黑暗中,貓的瞳孔可以張得又圓又大的。還有貓眼底有反射板,可將進入眼中的光線以兩倍左右的亮度反射出來,所以,當貓在黑暗中瞳孔張得很開時,光線反射下貓眼好像會發出特有的綠光或金光,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
貓是色盲,很多科學傢認為,貓隻能看見藍、綠色,但貓不關心顏色。雙眼視覺對貓這一類捕獵動物十分重要。因為它必須能準確地判斷裡程,以便計算到達捕獵目標的距離。當動物的兩眼的視場重疊,即可產生立體視覺效應,重疊范圍愈大,立體效應就愈強,愈準確。貓判斷距離的能力比人類差、比狗強些。人眼的視場重疊范圍比貓眼大得多,而狗眼的則比貓眼小。貓是種很粘人的動物, 它會記得你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