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寵物>為什麼貓會先玩弄獵物再殺死?

為什麼貓會先玩弄獵物再殺死?

時間:2019-06-11 08:22:0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寵物
有些飼主經常發現,他們的寵物貓正在折磨老鼠或小鳥,因而飽受驚嚇。雖然貓獵人完全有能力做出致命咬合,但它偏不,反而沉迷於“打瞭再追”或“抓瞭又放”的殘酷遊戲,結果,已經嚇呆的受害者可能在致命一擊之前就已經真的嚇死瞭。

作為效率一流的獵殺機器,貓為什麼要這樣做?

首先,這並非野貓的行為,而是豐衣足食的寵物貓行為。現今的生活環境太“衛生”瞭,整潔的郊區和井井有條的村莊,在毒藥和人類害蟲防治機構的處理下,嚙齒目動物的侵擾早已不復見,這就導致寵物貓一直缺乏狩獵活動。對這樣的貓來說,偶爾抓到小田鼠或小鳥真是大事一件。貓不舍得結束追捕行動,所以會盡可能延長這一過程,直到獵物死亡為止。狩獵的欲望跟食欲沒有關系。許多飼主才剛用貓罐頭喂飽,它就馬上到草地上追逐鳥類。正如同沒有食物會讓饑餓感增加一樣,碰不到獵物也會增強狩獵的渴望,這就導致寵物貓對獵物的反應過度,而獵物便落個凌遲而死的下場。

貓咪

基於此,人們認為風餐露宿的野貓或擔任“專業有害動物防治員”的農場貓不會沉迷於這種玩弄半死不活獵物的行為。在大多數情況下確實是這樣,但有些研究者發現,母的農場貓偶爾會沉迷於這種行為。這種行為有個特殊的解釋:在一窩幼貓的成長階段,母貓必須帶著活獵物回到窩裡,為幼貓示范如何殺死獵物。這個母性教育過程可以說明,為什麼即使不缺狩獵行為,母貓還是會有玩弄獵物的渴望。

這個看似殘酷的行為還有另一個解釋。貓在攻擊老鼠時,其實很擔心獵物的自衛能力會對他們造成威脅。大型鼠類很可能會狠狠地咬貓一口,因此必須在致命咬合之前對它們加以壓制。壓制的方法是伸長爪子,揮出電光火石的一擊。用這個方式接二連三地進攻,可以把老鼠折騰得暈頭轉向。這時貓才會冒險靠近獵物,發動致命一咬。有時,狩獵的貓會將小老鼠當成具有威脅性的老鼠,這時它們會用爪子攻擊,而不是咬它。老鼠這一渺小的嚙齒目動物被來回拋擲,遭受著遠遠超出承受范圍的殘酷重擊。

貓的行為可能看起來像在玩弄獵物,但這與“抓瞭又放”的遊戲不同,因此不應該混淆。在“抓瞭又放”的遊戲中,貓每次都忍住不咬,是在壓抑自己以便延長狩獵過程。在對老鼠“打瞭再追”的攻擊中,貓隻是對獵物牙齒的潛在危險過度反應。這從表面上看來似乎是殘酷的遊戲,但事實上卻是貓對自己沒有足夠的自信。即使獵物已經彌留或完全死亡,貓還是會繼續揮打受害者軀體,專心觀察是否會有還手的跡象。

這個行為持續一段時間後,貓才會認為已經安全而發動致命咬合,再吃瞭獵物。不過,經驗老到的全職獵人不會有這種反應,隻有嬌生慣養的寵物貓,因為對快速獵殺的技巧有點生疏,才會選擇這種比較安全的方法。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