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寵物>明明臉不臟,貓為什麼還是要舔臉?

明明臉不臟,貓為什麼還是要舔臉?

時間:2019-06-14 17:40:5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寵物

貓以舌頭快速舔嘴唇這個訊號透露出它愈來愈激動,也表示有東西在強烈吸引它或使它困惑。貓的目光會凝視著讓它激動的來源,然後開始清理鼻子或嘴巴四周的毛須,讓人以為這是它突發的急切需要,但又令人費解。其實沒什麼需要清理。這個清潔動作並沒有任何作用,而且也不符合進食後或一般理毛過程中常見的模式。這種舔嘴動作既短促又激烈,是一種不會演變成正確的清潔動作的快速舔動。貓這個行為就像人類在困惑或煩躁的時候搔頭一樣。

此類反應被稱為“替換活動”(Displacement Activity)。貓處於矛盾沖突的狀態時就會出現這個動作。如果有什麼事物讓貓既煩躁又好奇,就會同時對它產生排斥與吸引兩種作用。它坐在那裡,想離開又想待著。它盯著刺激物看,由於無法解決困惑,便借著可以打破僵局的瑣碎又短暫的動作,顯示出它的煩躁不安。不同物種對這種情況的反應方式各不相同。有些動物會啃腳爪,有些則用後腳搔抓耳後。鳥類會在樹枝上摩擦鳥嘴,黑猩猩會搔抓手臂或下巴。不過對貓科動物而言,最喜歡的還是舔舌頭。

貓咪

要測試貓的這種反應,有一個無害的方法。貓不喜歡高音的振動噪音,卻又會好奇發出噪音的是什麼東西。用硬幣在普通梳子的梳齒上來回摩擦,就可以發出這樣的噪音。幾乎每隻貓隻要一聽到這個動作發出的“喀哩哩哩哩哩”的聲音,就會盯著你手上的梳子,幾秒鐘後就開始舔嘴唇。如果噪音持續下去,也許貓終於覺得已經夠瞭,便起身走開。令人驚訝的是,這個實驗對於成獅和小型虎斑貓一樣有效。有時,貓會用使勁打噴嚏或打一個大呵欠來取代舔舌動作。打噴嚏和打呵欠似乎都是貓科動物的“替換活動”,不過比不上舔舌動作常見。

為什麼貓會對振動聲響感到煩躁仍是個謎,唯一說得通的是,在貓科動物演化過程中,振動聲響代表瞭某種有害動物、不適合當做獵物的動物。現成想得到的例子是響尾蛇發出的“喀哩喀哩”聲音。對於這類動物,也許貓會自動產生警覺,而這可能可以說明,為什麼貓會感到既煩躁又好奇。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