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寵物>貓媽媽為什麼要將幼貓移到新窩?

貓媽媽為什麼要將幼貓移到新窩?

時間:2019-06-17 17:27:5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寵物

幼貓在20~30天大時,母親通常會將它們移到新窩。母貓會緊緊叼住幼貓的頸背,把頭盡可能地抬高,一一將每隻幼貓叼到新地點。如果運送的距離很長,母貓可能會因為重量而感到疲倦,此時她會將頭垂下來,並將動作從叼換成拖。幼貓絕不會反抗,它們在母親嘴中維持軟綿綿的姿態,並把尾巴卷曲起來,夾在彎曲的後腿之間。這個姿勢可以讓幼貓的身軀盡可能縮短,從而讓它們在被母貓粗野地從舊窩搬到新窩的過程中,減少碰撞的危險。

母貓一抵達她所選的新地點時就會張開嘴,讓幼貓掉到地上。然後她會回去帶下一隻幼貓,直到把整窩幼貓都搬完為止。在把最後一隻幼貓搬過去之後,她會再回去一次檢查舊窩,確認沒有遺漏。這表示,計算幼貓數量的能力並不屬於貓的強項。

一般認為,搬傢的原因不外乎舊窩變臟瞭,或是因為幼貓長大瞭。這些解釋似乎很合理,但並不是真正的原因。因為就算貓擁有又大又幹凈的窩,母貓照樣會移動幼貓。真正的答案來源於傢貓的野生祖先。在自然環境中,沒有罐頭貓食也沒有牛奶,母貓必須將獵物帶回窩裡,以激發孩子的肉食反應。幼貓在30~40天大時,必須開始吃固體食物,這種飲食行為改變正是“搬傢”的背後原因。第一個窩,也就是舊窩,獲選原因是因為最舒適、最安全。因為在那時候幼貓無力照顧自己,因此最重要的是提供保護。但是到瞭生命的第二個月,等它們冒出牙齒後,就必須學習如何咬與咀嚼母貓帶回來的獵物,因此需要第二個窩為達成這個目的創造條件。此時的優先考量條件是要靠近最佳的食物供應地點,減少母貓一再帶食物給孩子的工作負擔。

貓咪

傢貓也會搬傢。隻要有一半的機會就會搬,就算人類主人會定期裝滿食物盆子,讓它不再有喂食問題也一樣。搬傢是自古傳下來的母貓行為模式,就像符獵行為,絕不會因為馴養後的舒適生活而消失。

除瞭上述的“食物來源搬傢模式”外,當然也有許多母貓認為窩的地點危險而迅速搬走整窩幼貓的例子。如果人類的好奇心太強,偷窺的眼睛和東摸西摸的雙手不懂得避開“私密”的貓窩,陌生人類的味道會讓那個窩變成毫無吸引力的傢。

此時,貓媽媽可能會尋找新傢,隻為瞭獲得更多私密的空間。這種類型的搬傢可能出現在產婦周期的任何一個階段。幹擾野貓窩裡的幼貓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母貓會不再將它們視為孩子,進而遺棄甚至吃掉它們。幼貓身上的外來氣味會讓它們變成外來物種(或者說是獵物),而對於這種東西的正常反應就是吃瞭它。

傢貓很少會有這種反應,因為它早已習慣人類主人的香味和氣味,不會將那些味道歸類為外來氣味。因此,被人類碰觸過的幼貓,就算沾染瞭新氣味,通常還是算“傢中成員”。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