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貓為什麼會把玩具揮到空中?
下面這個情景我們再也熟悉不過。一隻小貓在很不耐煩地追逐一個球時,突然毫無預警地從球的下方揮出一隻爪子,球就被揮到空中並向後飛越頭頂。當球還在空中時,貓會扭過身子跟著球,一把撲過去並再次“殺”瞭它。當貓面對比較大的球時,動作會有些不同,它會用兩隻前腳同時向後拍。
我們往往這樣解釋這一玩耍行為:小貓很有創造力,而且狡猾聰明。因為玩具不會像真正的鳥一樣在空中飛,因此小貓為瞭“賦予玩具生命”,而把球揮到肩膀上方。如此一來,它就可以追逐更刺激、更“活生生”的獵物替代品。這種說法認為小貓發明瞭這種遊戲,因此認為貓具備發明有創造力遊戲的卓越能力。還有一件事支持這個看法,那就是獵捕真正鳥類的成貓並不會用前爪做出“向上揮”的動作。
有人認為,這個動作是真正發明出來的動作,反映出瞭小貓的高等智慧。
可惜這樣解釋是錯的,因為這個解釋忽略瞭貓出於本能的狩獵動作。在野外,貓有三種不同的攻擊模式,視獵捕的是老鼠、鳥或魚而定。抓老鼠時,貓會偷偷靠近,猛然撲過去,用前腳抓住然後一口咬住。碰到鳥類時,貓一樣會偷偷靠近,猛然撲過去,如果鳥飛到空中,貓會跟著跳起來,立刻用兩隻前腳揮擊。如果動作夠快,在兩隻前腳的鉗形攻勢中抓到鳥的身體,就會把鳥拉倒在地,並施展致命咬合。人們比較不熟悉的是貓獵捕魚的方式。貓抓魚的方式是埋伏在水邊,然後等粗心的魚靠近時,迅速將爪子伸進水中,並滑到魚的身體下方,將魚往上揮出水面。這個揮擊方向是向後,並越過貓的肩膀,把魚完全揮出水面。驚嚇中的魚掉到貓身後的草地上時,狩獵者就扭過身子撲瞭上去。如果魚太大,沒辦法隻用一隻前爪揮擊,貓就會冒險將兩隻前腳同時伸進水中,伸長爪子從底下抓住魚,將整隻獵物向後拋過頭頂。
小貓對玩具球做出“向上揮”動作,正是出於本能的捕魚動作,而不是它學會或發明的新動作。我們過去一直忽略這一點,是因為許多人看過自己的寵物貓在花園草坪上跳躍抓鳥,卻很少有人在野外看見貓成功捕到魚。
有一個荷蘭的研究計劃指出,借著“向上揮”而將魚從水中舀起的動作,在貓年紀很輕時就已成熟,而且不需要母親的指導。小貓從五周大開始就可以定期捕魚,但是沒有母貓在場指導。到瞭七周大時,小貓就已經是成功的釣客瞭。由此可見,愛玩的小貓把球拋到身體上方的動作,其實就跟野外成長的小貓在池邊或河邊所做的動作一模一樣。